今天一个远房堂弟找我借300块钱,我刚开始是气愤,回了句:“1 毛 钱 也 没 有”,接着说:“你来找我借钱不是找骂吗?读书时代就大手大脚,出了社会还得了。”
但最后我还是给他转了,并告诉他,学生时代养成的恶习,出了社会就会变成致命的打击。
其实借他300块钱是小事,但他在此之前就已经多次借钱,前面好几次,我都直接给他转,然而劣性不改。
这个堂弟家里其实在我们农村来说,已经算是很殷实的家庭了,爷爷和爸爸都分别在镇上和市里有个一官半职。
她妈妈和奶奶好像在市里开早餐店,他现在只是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一个月生活费不低于2000,但这样都不够他用。
以前也经常向他亲堂姐借钱,但后来人家也不惯着他了,再也不借。
这样的人,在我看来,非常没有骨气!
刚开始借钱大家可能都会以为是有难处,但经常借,就会对这个人的人品产生质疑,最终变得瞧不起,没错,我就是非常瞧不起这样的人。
我姐夫的亲弟弟,也是这样的人,甚至比这还没骨气。
自己在外打工,但是经常找人借钱,我姐刚和他哥谈恋爱的时候,她就找我姐借了好几次钱,而且从来不还,我姐和姐夫都是残疾人,找工作都困难,这样的钱他也拿,真的是够不要脸的。
更可笑的时,因为他借钱次数太多,且不守信用,他的哥哥姐姐们,没有一个愿意借他钱。
我姐结婚,我们跟着送亲过去,第一次见到那个没骨气的人,他加了我和我弟的联系方式,之后竟然也向我们借钱。
想到他向我姐借钱都没还,我就生气,自然不可能借他,还乘机讽刺了他一顿。
因为在此之前,他还拿我弟和他对比,说我弟没他勤快,然后我就说,我弟或许是不勤快,但是他绝对有骨气,从来不会向我和我姐要一分钱。
甚至有一年离职早,过年回家钱都花光了,我给他转了一千块钱的路费,他都没有收。
我弟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但是他的骨气让我非常佩服和欣赏。
那位堂弟每次借钱的理由,都是和朋友出去玩没钱了,那没钱了为啥还要出去玩呢?
回想我的读书时代,都会把自己一个月的开销都想好,每月爸妈给1000生活费,其中包含了看病(那时经常生病),吃饭,买衣服,算是所有吧。
高中时,我基本每月都有余钱,班上男生经常向我借钱去网吧,但是我也有原则,直接说清楚哪天还,不还再也不借。
上大学也是1000,肯定不够用,我还喜欢付费学习,所以就打好几份勤工俭学。
当舍友们去旅游的时候,我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干活,大学四年,一次也没有旅游过,一次飞机也没坐过。
不是想说自己有多节俭,说实话,我一直都不是个节俭的人,甚至花钱也大手大脚,但前提都是在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下。
钱不够,要么自己努力去挣,要么就别去享受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可能是我自以为是的骨气在作祟吧。
去年,朋友向我借了5000元,就为了去西藏玩,我借她了,我们关系很好的,她人我也信得过,不过我挺没法理解的。
她是那种经常花着信用ka的人,非常喜欢提前支出。
或许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吧,也或许是因为潜意识里羡慕他们那样的享受,但是自己却没有享受过,所以我并不赞同那种行为。
当然,我也偶尔会借钱,刚开始上班那会儿没发工资,特别想付费学习一个课程,但是还挺贵,就向给我借5000的那位朋友朋友借了1500。
目前为止,就为付费学习折过腰,当然,这种话也不能说太满。
快奔三了,连信用ka都没太懂啥意思,上次去升级农业ka,被业务员劝说办了一张,说是帮他们冲冲业绩,我一连串问会不会有啥影响。
业务员像看一个土包子一样的看我……
也没啥意思,就是想吐槽一下,心里爽多了,就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