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删除思维,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整理自己的微信好友让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更高效产生结果
所谓删除思维
就是删除不需要的东西。
就是删除多余的废物。
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迷恋。
就是删除负债的人-事-物(包括产品-项目-平台)
要使用删除思维,首先是把时间轴放在当下,多想想当前的自己。
我们经常会走入以下误区:
1、执着于过去
我们的大脑容易痴迷于过去的成功辉煌、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悲伤痛苦。
从前有一位女士,她的丈夫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但是她仍然无法走出悲伤,家中的物品也像她的坏情绪一样,堆满了各类杂物,后来受到删除思维的影响,开始整理厨房的时候,忽然发现水池的角落里居然还留着丈夫的假牙,不由得哈哈大笑。
在扔掉包括亡夫的假牙在内的旧物之后,她终于接受丈夫过世这一痛苦事实,走出了悲伤的阴影。
2、逃避现实
我们经常会给自己找理由说没时间或者没心思整理,其实我们是在逃避现实,不是忙到无力整理,而是因为我们往往关注的事情太多,每个都放不下,只能低效率的忙,而不愿意面对生活的真实状况,让它们堆在那里,越堆越多,而我们自己也会因此而沮丧、拖延。
大家可能对英特尔两位传奇人物格鲁夫和摩尔的一段经典对话都不陌生:
英特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储硬盘企业,后来面对日本企业的激烈竞争,英特尔处境极为艰难,总裁克鲁夫和董事长摩尔痛苦地讨论这个问题。
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你认为新进来的这些家伙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说到:“他会完全放弃硬盘生意,也许会做处理器。”
格鲁夫目不转睛地盯着摩尔:“既然这样,你我为什么不自己动手?”
结果,你也知道,英特尔现在是最大的CPU生产商。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立即行动。
3、恐惧未来
我们常常会认为这些东西“迟早要用到”或“有朝一日会用到”,实际上这是典型的担忧未来的表现。
大家都知道,家里的老人都喜欢囤积物品,什么都舍不得扔,儿女们孝敬他们的很多礼品、保健品等等,常常是都放到过期了,还舍不得吃,就是因为经历了物质匮乏年代的他们对未来的不安和恐惧。
问题来了,面对以上误区,如何通过“删除思维”来整理改变自己呢?
其实也非常简单,如同小品里“把大象装冰箱,一共分几步”的问题一样,三步走起:
第一步:
不断审视当前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第二步:
通过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为自我,以自己为主角---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将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第三步:
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面去,你的周围环境会因此而变得清爽,心灵环境和精神面貌也会变得自由放松,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今后,参加朋友聚会或面试洽谈时,如果有人问起你,“删除思维”到底是个什么鬼?
你可以自信的告诉他,“删除思维”的精髓就是:
从依赖外界的人生中毕业,即为删除思维。
从此用于活出自己的人生,即为删除思维。
从外在到内在,即为放弃得到重生。
每个人都可以透过练习,改字成金,演变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利用文字和语言开启你的财富之路,你无需去追寻大师,崇拜大师,因为你就是你自己的大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