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杨桂青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记者:您对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有什么建议?
东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蔡家彬:
国学教育应能为学生将来进行相关的国学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高中生在考大学的时候,有一些加分的项目。建议把国学教育列为高考加分项目,以激励一些喜欢国学的学生多学习,并能为大学里的相关专业录取学生时作依据。
江苏诗词协会副会长魏嘉瓒:
现在学写旧体诗词和古诗文吟诵的学生中,不少是大中小学教师,他们学会吟诵之后,就教自己的学生吟诵,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好的作用。
关于古诗文吟诵,从目前的情形看有点乱,主要是忽视了“吟诵是中国传统读书法”这个吟诵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抛开传统,自创新调。目前,一些根本就不是吟诵或者貌似吟诵的所谓“吟诵调”也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令人堪忧。当今抢救、传承吟诵,主要是指继承传统。等到传统的内容继承好了,再去创新,也不是不可,但那是将来的问题。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济复兴古典书院院长柯小刚:
建议注意这样一些方面。一、与大学人文学科合作,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古典文化培训,贮备师资。大学应承担社会通识教育责任,主动协助中小学开展国学师资培训工作。二、中小学校在培训教师时,要注意鉴别,谨防传销性质乃至邪教性质的所谓“国学传播”进入中小学。目前各地中小学已有很多“中招”,教师、家长乃至学生中毒不浅。
三、中小学古典教育应不限于语文老师和公民教育方面的老师,最好能在各科教师中展开。四、可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发形成经典读书小组。五、须谨防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以天下为己任,以人类为关怀。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如双语学校、外语学院附中附小等)开展跨文化的古典文明教育,不但学习中国古典,也适当学习西方古典内容。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曾亦:
目前的国学教育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民间的书院,承载了过去私塾的功能,即面对中小学学龄少儿进行经典的诵读。其二,部分学校引入了国学的课程。就目前的趋势来看,体制内的教育课程来自西方,而部分引入国学教育课程,这种中西结合将是大势所趋。至于民间的国学教育,也应该坚持这种道路,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学方面的课程,也应该开设体制内教育课程,这对于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晓东:
在中小学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还是要适当依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对所修学的文本循序渐进地作一些选择。
在小学阶段,传统的语文教材多选读一些古诗词。在小学高年级,可选读一些诸如《论语》之类的著作,文字不难,但意义深远。到了中学阶段,则可逐步将经史名篇引入课堂。
初中阶段可读“四书”及“五经”部分,再辅之史部、子部与集部的一些著名篇章。高中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深化。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本人不赞成过多地将过去的童蒙作品引入课堂。与其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不如直接读经典作品。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小语室主任蒋杰英:
一是明确学科划分。当下,国学的定义极其空泛与含混。究竟什么是国学,很多执教人员也说不出来。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所谓的国学教育都是依托教师原本专业。语文老师就是教诗歌、古文。历史、品社学科的就是教历史故事。艺术学科教师可能就是传统文化艺术欣赏,甚至相声、京剧都上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眉毛胡子一把抓。沾边就算,究竟国学都包括什么,应该教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滥竽充数者众。因此中小学国学教育应明确国学学科定义,由专职教师教学。以免油头粉面,一无是处。
二是端正国学态度。从“打倒孔家店”到“破四旧”“批林批孔”,再到当下的“国学热”,百余年间国人对于国学的态度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的国学教育应本着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扬弃地学习、继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杨一鸣:
国学教育要“目中有人”,要明确国学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国学教育要走出抽象,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一味形式化地读书、背书,就是在扼杀人性和扼杀文化的魂。
国学要能回应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生命问题,走生命教育的道路。一部《论语》,有很多内容就是孔子对学生的一种耳提面命,一种生命启示。目前流行的国学,却有一种无限上纲上线和神秘化的倾向,甚至有人妄图通过国学倡行复古追求,这不是健康积极的发展取向。学习国学,要让学生学真、求真、做真人。
国学的学习,还要考虑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只靠现在课室里背背书,这不是国学,而是另一种应试教育。人对人的教育,永远是教育最重要的基本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