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大学》浅读(8)正心

《大学》浅读(8)正心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9:22 被阅读0次

《大学》第八章有72个字,全文章句如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音“至”,愤怒的意思——笔者注),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音“要”,偏好的意思——笔者注),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四句如今都是成语了,可见《大学》之历久弥新——笔者注)。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本章讲的是“正心”。这段文字前几句,说的是人的四种情绪: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曾子指出,人因为受情绪左右,所以不能“正心”。 不能正心则无法修身。言外之意是说,要想修身就需要在情绪层面进行修养。

古人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五志”。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情,视听嗅味触意为六欲,喜怒思忧恐叫五志。古人认为它们与人的脏腑是有关联,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俗话说暴怒伤肝,乐极伤心,惊恐伤肾,忧思伤脾胃。这就是中华经典在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怎样才能使自己“正心”呢?本章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但其实答案就在字里行间。或是用《中庸》来解释再好不过。《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正心之法在于“中”,在于“和”,换句话说叫“中正平和”——要不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呢。“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啊!——这又扯到《周易》去啦。

怎样才能使自己“中正平和”呢?也就是为人处世尽量不受情绪左右,尽量客观理性呗。儒家把这种修身的功夫叫做“执中”,反正得不断修炼,而且这门功课估计永无毕业那一天。写到此处,我想起年少轻狂时,遇到问题我心急火燎地去问主管校长咋办,而他多半是听后沉默以对,让我十分不爽。如今想想,可能他就是在以沉默来让自己执中从而正心呢!看来,还是咱当初修行不够啊。

当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七情六欲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大学》意在告诫我们如果不能时刻自察,任情绪左右,便会使自己丧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并非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更不是禁欲,而是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

为情所牵的人有什么样的表现呢?那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在这种心猿意马,思想不集中的状态下,自然是很难正心诚意,很难做好事情的。以此观照,修身在于正其心,也就好理解了。

相关文章

  • 《大学》浅读(8)正心

    《大学》第八章有72个字,全文章句如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音“至”,愤怒的意思——笔者注),则不得...

  • 八目

    今日读大学之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浅读《大学》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者意味通晓天地万物之理之人! 合分三纲八目: 三纲者: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目...

  • 大学浅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在现代是一所学校,在古代是相对成年的教学,也作博学的解析,是古人...

  • 我读《大学》——正心修身

    “正心”就是端正自心,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在修身这章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端正自心?那是因为人的心本身是很难被端正的...

  • 读《大学》007:诚意正心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张居正说:心是身的主宰,若要修身,就要守得心里端正,没有一丝偏...

  • 浅读(8)

    史铁生说,我的身体是一架飞机,两腿是个起落架,两个肾是发动机,他们一起失灵了,我这个机长就要走出来,请身体各部门留...

  • 读《大学》之正心有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

  • 浅读《论语》8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在道路上听到传言后就到处传播出去,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子路曰:“君子尚勇...

  • 《大学》浅读(7)慎独

    《大学》第七章120字,阐释的是“诚其意”。怎样做到“诚其意”呢?关键是过好“慎其独”这一关。 “慎其独”,简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浅读(8)正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l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