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读《张晓风散文精选》。
——生平好聊天,坐在研究室里与古人聊天,与西人聊天。晚上读闲书读报与时人聊天。写文章,则是与世人与后人聊天,旅行的时候则与达官贵人或老农老囿闲聊,想来属于我的一生,也无非是聊了些天而已。
人属于群居动物,需要交流沟通需要认同,基于此聊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假如让一个人一直无天可聊,过不了多久大概会疯掉。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话:余生,谁是你可以随时可以聊天的人。类似的话还有结婚就是要找一个聊得来的人在一起。
聊得来——多么干净简单的三个字,没有心机没有铜臭。但是真正能够遇到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聊得来的人似乎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否则就不必有那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慨叹吧。
读书似聊天——挺好。上下五千年,横贯东西中,你可以随意选任意读,总有一人与你聊得来。
今日选择与你聊——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就连神明,也无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
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昔在,今在,恒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这在是几多安慰几多踏实?
这在是一种持续一种稳定一种平衡一种久远。
继续听你聊——
经济学就是把“有限资源”做“最适当的安排”,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经济学为什么发生呢?因为资源“稀少”,不单物质“稀少”,时间也“稀少”——而“稀少”又是为什么?因为,相对于“欲望”,一切就显得“稀少”了。
你以为什么是经济学呢?一个学生要考试,时间不够了,书该怎么念,这就叫经济学。
为什么有经济学——因为稀少——为什么稀少——因为欲望。
原来整场生命也可以作经济学来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
一生不长,欲望不少;余生更短,欲望依旧。
穿一件敝旧但却柔软的睡袍,守一盏暖灯,与你与他深聊,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