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融入西安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高大漂亮的厂房,花园洋房,很多建筑仿造苏联,还真有莫斯科的味道。
工作的单位和家属区就隔着一条马路,每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两口子都分有一个单元房,里边有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两个卧室还有一个储物间。
学校,幼儿园,商店,洗澡堂,粮店,煤店,配套设施齐全。
全国的各地精英们聚集在一起,建设大西北。天南地北,方言都有。
交流起来也不方便,鸡同鸭讲,北方人说上海人说话像鸭子,给我们住的地方叫鸭子楼。广东人说话像鸟语。
我们听不懂陕西的此地话,我们私底下说他们是家娃。
为了语言交流方便,开始推广普通话,只有老乡之间用家乡话。
城市每天都是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西安十里电工城矗立在西郊。
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而开始此后将近十年之久的兄弟般的友谊.
谱写了一首中苏友好篇章,我白天在俄语翻译组,翻译资料,晚上去夜校给学生教俄语,
伟大的友谊,兄弟般的心,山不能阻挡,海不能分,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七万万人团结成铁的长城,中苏人民,并肩前进,建设新社会满怀信心,为了幸福生活,为光荣劳动,崇高的理想鼓舞着我们。
苏联援建专家,我们尊称成为老师,有的老师居然会六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世界的先进技术,日新月异,精益求精。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
但是到了50年代末,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中发生了分歧。
苏共谋求与欧美国家和平相处,要求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不要使用武力,应该选择议会道路。
中共则强调,暴力革命,把走议会道路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1960年七月,苏联宣布撤退,在中国的援建专家,停止一切与中国合作的科技与工程项目。俩国关系遭到破坏。
厂门口的大庆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十周年修建的,八个车道,加上绿化带,可以保证50年不拆迁。修到面粉厂,苏联专家撤走了,开始有人指责设计浪费土地和人力资源。方案又进行了修改,分成了岔路。向南走的大庆西路,车道成了四车道,城市的扩大,拆了盖,盖了拆。成为了中国的特色。戏称拆拿。
我心里想着工程完了,专家走了,也不需要翻译了,我们可以申请回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