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论语别裁》:文化杂货铺

《论语别裁》:文化杂货铺

作者: 莫嗔堂堂主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19:40 被阅读111次

    文/长木云伊

    在欧洲培训时,看到国外对本国文物建筑的保护,对本国文化的珍视,不免让人感慨。当时突然悟得文化才是我们的根本,钢筋水泥GDP代表不了中国,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才是我们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回国后,便立志于学习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奈何刚读《论语》,自己文化基础薄弱的劣势便出来“绊脚”。出于这个原因,再一次啃起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通过此次阅读,又增加了对此书的一些新认识。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言之必可行也”,所以在《论语别裁》中,南老也是先正名。正什么名呢?正的是《论语》本来的面目,本来鲜活、生动的整体,而非被肢解开来的条条块块。这也就是所谓的“别裁”。南老在前言中已说明“书中见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为何如此呢?首先南老认为《论语》中的每篇都是完整的文章,不应当是宋儒那样,把它们一句句的圈断,肢解开来。整部《论语》,也是一整篇条理井然,天衣无缝的文章。另外,对《论语》原本文义的正解,价值是不朽的。但因为“孔家店”开的太久,许多好东西被前古那些店员弄得霉烂不堪,还硬要说是好东西。南老就此点为“孔家店”这老牌宝后洗刷革新一番,除去“尘霉滥货,进些新米”。在这“别裁”的过程中,表现出南老对文化深深的担忧:先是“五四运动”,文言改白话,将中国文化一刀斩断,虽然教育普及了,文化思想却没落了。正如其书中所说“眼见我们历史传统的文化思想快要灭绝了,那才是值得震惊和悲哀的事!”

    将这篇读后感题为文化杂货铺,是因为在《论语别裁》这本书中,南老不仅对《论语》原文进行阐释,还对所涉及历史掌故进行讲解,这其中包括对儒、释、道三教的对比,对历史、天文、人性等方面的讲解,文化范围之深、之广让人敬佩。在这个文化杂货铺里,也让我们去逛逛,去领略一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关于儒、释、道,南老将儒家比做粮店,天天要吃;佛家则为百货店,里边百货杂陈;道家则为药店,生了病一定要去(《学而第一:三家店卖的是什么》)。《论语别裁》的主线是在阐释《论语》,都是在为“孔家粮店”去陈进新。而顺着主线,则又会延伸出对释家与道家的对比与分析,如在《里仁篇》中,孔子对曾参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时,书中就举出了佛教中“拈花一笑”的经典故事。接着,南老就禅宗悟道进一步举例说明,来印证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便是禅宗所悟之道。而了悟此道,则需要“内心随时随地都能宁静、安详、平淡”。如果达不到此种了悟的程度,没有“内涵的真正修养”,则先要做到曾子所说的“忠恕而已矣”。另外在解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时,南老便结合了佛家的”如来大定“的境界,也结合了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得出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如来大定“与儒家的”天下归仁“的修养境界都在于自身,在于身体力行,而非外界赐予。

    与道家思想的对比也是贯穿整部书。如在解释“谥法”时,谈到了忠臣与奸臣的问题,便与《道德经》中的,“邦家昏乱焉,有忠臣”所述相同。在谈到“以直报怨”时,书中便对比了老子的思想“以德报怨”,然后就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整部《论语》来做进一步说明。在解说《先进第十一》中冉求的话时,便引用了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来说明混乱之中不能心急,而时代的混乱则需要慢慢解决,像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一样。最后,在说明“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时,书中依然对比了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话。而我认为《道德经》中“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也。夫惟弗居,是以弗去”与“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为大”,则更能说明孔子所说话的含义。在解释的过程中,南老纠正了现代“经济”,“自然”等名词与《道德经》中的区别,进一步说明效仿天道的重要性。

    在《学而第一》中谈到礼,论及了哲学的范围: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形而下是指“宇宙万有一切学问”;形而上则为“道”,为天,为宇宙来源问题。在《里仁第四》中谈到仁,借用佛学原理来解释了万物的三个原则,体、相、用,也解释了《论语》的体、相、用:《论语》之思想为体;二十篇《论语》为相;弘扬其中的中国文化则为用。同时在《述而第七》中对比了汉唐儒者、孔子与宋儒讲仁的区别。何为仁?二人为仁,意为人与人之间的事,“自心是体”,是内心的修养;“自处处人便是仁的体用”,即爱人爱物。

    书中几处地方提到民主与专制的问题。如在讲解《泰伯第八》时,南老就给出了“美式的民主,是以美国为代表,是真正的专制,是资本家专制的假民主”的观点。而对比中国历史的专制政治,根据宰相挡回皇上的命令或是“留中不发”或“面折廷诤”的史实,得出中国过去的政治是“假专制,真民主”。在《颜渊第十二》中,进一步扩展了这个观点,认为“美国式民主”是以“君主独裁为基础,而以民主为形态”。具体表现就是,所有领导人乃至于总统都被后面的资本家老板操控。中国“过去的君主是真正的民主精神”。并举出明末崇祯时期,皇帝欲杀两监察御史而不得的事例来支持此观点,同时也说明了行政程序无人可违的重要性。最后,在《尧曰第二十》中,披露了人治的毛病---演变成独裁。而对比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中国的人治毛病较少。此处也是说明在尧舜那个时代,人事与制度并没有偏废,像天平一样配合得非常好,这点应给现代人以启发。

    贯穿全书,在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演变时,无不体现出南老对文化建立的重视与对文化衰落的担忧。如在《雍也第六》中,谈及李斯的老鼠哲学,分析了当时“人类思想与历史演变”的关系,得出了“世界越乱,人心越现实;国家社会安定了,仁义之心,道德之行才比较常见”的结论。李斯在那个时代,根据粪坑里与玉米仓中的老鼠不同的生活形态,悟出了人要有所成,要有所“凭藉”的道理。但因为他“鼠目寸光”的老鼠哲学,只重视现实而不知仁义道德,结果也未得善终。结合溥儒的画好,李后主的词好,可知“一个国家的人才,要几百年社会安定的文化才能培养得出来。但战争一来,又都光了”。也因为这些原因,苏秦、张仪、吴起这样的人,也只是半吊子的人才,拿到春秋时代,子贡与子路都不会正眼看他们的。南老认为,现今的文化界,思想界乱的很,他寄希望于现代的年轻人,勉励他们真正要努力,因为未来中国的文化将要“大吃香”(阳货第十七)。对于中西的教育,南老指出我们并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文化精神,而照搬西方的教育与生活、技术配合在一起的模式,这是需要画问号的。我们的文化基础不是先问“划不划得来”,而是“为官心存君国”,具有牺牲自我的精神(微子第十八)。在《子张第十九》中,进一步对比了中美生活教育的不同,即美国的生活教育与职业、赚钱配合,而中国过去的生活教育是与人格相配合。具体体现在刚入学校时的“洒扫、应对、进退”这几件事。而即使是这几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我们也并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文化精神。虽然现实如此,南老认为将来的教育会发生改变,文化的改变不是偶然的,到了某个时刻,改变就会发生。我也相信当人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文化一定会再次发光发热。目前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点,担忧之中亦可看到希望。

    《论语别裁》这本书,以解《论语》为主线,以主线上不同的要点而扩展出的知识、典故为纬线,形成一副庞大的“鱼骨”,网罗住了非常多的文化知识点,就如同一家文化杂货铺。对于这琳琅满目的货物,每个人又将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也会看到不同的景色,正如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书中之观点,不管同意与否,我们都会站在中国文化深厚的土地上,摸索与探讨。也因为这铺子里“货品”过于庞杂,本人也总有些眼神不够用之感,只得挑选几件醒目的说明。对于已进入这铺子的朋友,请自行“淘宝”,你一定会发现属于自己的文化宝贝。最后也希望本篇对《论语别裁》粗浅认识的小砖头,可以引出各位思想的美玉。

    (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文化杂货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su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