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是电影非常关注的一个素材,诚然,它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无比重要的命题。跟父亲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感受这个世界、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而这个关系呈现出来的样子也千差万别。
最近给我强烈冲击的是影片《涉过愤怒的海》,除去电影本身的强情节冲突以外,电影片尾主题曲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can you feel my love”?同样传达了一种矛盾和对立,可想而知,这一疑问来自于父亲和孩子时,双方在经历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父亲老金(黄渤饰)为了能攒钱让女儿(周依然饰)出国,自己常年出海打渔,有时遇到海盗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但女儿的未来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怎么都想不到的是,他自以为是的所有努力竟然都在一点点把女儿推向深渊。出海就是数月,老金跟女儿长期疏离,即使仅有的短暂陪伴时间也是严苛要求。他不在的日子女儿经常把自己藏在海边一个废旧的衣柜里,每当早晨打开衣柜门阳光从海平面照射进来的时候就仿佛看到父亲归来的情景。一个女儿在长期剧烈的希望和失望、思念和恐惧之间的情感矛盾冲突是造成最后悲剧的根源。所以当女孩被害(最后剧情交代实际上是自残)的时候,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也是藏在了衣柜里,并且画了很多太阳,那是孩提时代就形成的习惯,只是这一次却是用自己的血来画。父亲没有接到女儿生命中最后一通电话,即使还有足够的时间能再次打给他的。幻想和幻灭,在女儿生命的最后一刻和生命过程中的时时刻刻一样,那么熟悉,那么绝望……
少有的陪伴时间就是老金的军事化训练时间 父亲以为那些类似游泳呛水也不让她停下的所谓强化训练是加强女儿的生存技能,可是在女儿看来却是感受不到一点父爱的呵护影片的最后,老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她认为的对女儿的爱对方的感受却天壤之别。一如《误杀》里面那个给予女儿太少陪伴而万劫不复的李维杰(肖央饰)。
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互不理解的故事……
电影《我爸没说的那件事》没有这么极端,但却也许就是在普通家庭无数次上演的常规模式。百年老店“同顺祥”的当家传人柳庭深(张国立饰)做水晶糕的“秘方”始终不肯传给自己已成年的儿子(韩庚饰),直到柳老爷子离世,“闻烟”(给孙女取名闻烟也许就是柳老爷子的传授祖传秘方不得已的方式)这一既带来水晶糕无限美味却又会严重伤害制作者身体(影片交代柳氏传人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孙子辈)的秘法才被儿子参透。父爱如山海,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亲始终在找一件能替代“闻烟”的方法也有皆大欢喜的剧情,比如《了不起的老爸》、《银河补习班》,都是把父亲树立为英雄形象的例子,先抑后扬,一战成名,父慈子孝,拉满亲情。
《了不起的老爸》 《银河补习班》国外电影自然也不乏对这一主题的探索。《摔跤吧爸爸》《美丽人生》《幸福来敲门》甚至动画片《神偷奶爸》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这一命题。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和平时期岁月静好也好、战争时期朝不保夕也罢,父亲都是可以遮风避雨的最有力量的保护。
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父子关系”。
以《这个杀手不太冷》、《完美世界》为代表的,因为真实的父亲的缺位,当另外一个强大的力量出现在这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形成一种新的替代的父子关系。
这个杀手也许给了这个孩子她不曾体会的父爱的温暖 布奇给过菲利普两种选择的机会,但菲利普选择了跟随布奇。布奇给了他安全又自由的感觉。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关系是“斯德哥尔摩效应”(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我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这更像是因为被绑架者(尤其是孩子)对于一种强大的力量的理想化父亲情结导致。在孩提时代希望得到的强有力的庇护的缺失使得当这一形象出现时的错位感觉,在心理上更像是一种补偿机制。
毫无疑问,与父亲的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深深刻画着这个烙印,也或许我们也是一名父亲。父爱如山海,也希望此山此海可见可感,温暖自己或温暖孩子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