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或友人之间,每当离别时刻,以往的回忆总会显得弥足珍贵。亲情的联络维持了本能的人文关系,与朋友的交际,则是为了拓展个人因子要去加入因子群体而追求的活动范围,活动范围意味着思想的空间,思想空间又决定了可盛放回忆的多寡,不论好的坏的,过去的记忆都是曾经认真留下的足迹。
千年前的苏轼就曾在一份回忆中与友人缅怀往事,从词中再现情景,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祐六年,苏轼即将调离杭州前往汴京,便写下这首词寄赠给友人参寥子。看着眼前的钱塘江水,不禁感叹,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着潮水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苏轼试问友人,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浦口,他们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其实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功夫,早已物是人非。谁能像苏东坡一样,在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那青翠的山色,如烟的云气。算起来在诗人的相处中,像苏轼与参寥子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苏轼立下约定,在日后,要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去向东隐退。千万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也不应该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因为离别而洒落泪水。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宋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轼的这首《八声甘州》是因为要与友人离别所写,他这次被召还,将是委以重任,但从诗中可见,东坡白首之年,已经淡泊名利,志在归隐。而且在字里行间,一如既往的表现出豪迈的风格。虽是离别词,却在“有情”和“无情”间写出了顺其自然的乐观,在“不用思量今古”中,又表现了面对世事的洒脱。元好问说苏轼的词是“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
或许正是这种有精神支撑的诗词,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