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俞军产品方法论》讲了些什么?

《俞军产品方法论》讲了些什么?

作者: 裴老板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21:56 被阅读0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当一个职业做到一定高度,就会提炼出属于自己”道“,北俞军南小龙,作为业界的大神,俞军老师也参与了一本书的修订,注意是”修订“哟。

    在”自序“中,俞军老师也说到:

    他们把我过去几年在内部讨论中的分散言论汇集、梳理成一个完整架构,加上各自的理解,补充案例,修饰文字,脱敏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脑中浮现了孔圣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正如所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论语”,是俞军及俞军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俞军及其弟子言行,外加解释而编成的一本”产品论语“。

    本书内容的简单总结: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捎带着介绍了俞军老师对产品经理选拔和成长的理解。

    俞军老师在多年的产品工作实践中,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开山立派。

    产品经理

    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通过“协调”多方资源共同完成目标。

    需求是第一要义,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

    我们把人类知识体系大致分为“自然科学”、“形式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至少在面临的环境和研究方法上比较接近,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真正重复验证,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而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

    俞军老师又强调到,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全书也有大量的章节在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简单来说,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观察群体行为,心理学有助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观察个体行为,两者相结合,追求利益最大化。

    书中提出两个模型概念,用户模型——产品经理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交易模型——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是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能够较准确地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交易模型设计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能够理解一个领域各利益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

    用户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你不是一个人,不不不,你不是一个自然人,是需求的集合,你想要聊天,想要娱乐,想要吃饭,想要购物,这都是你的需求,所以你可以是微信、王者荣耀、美团、淘宝的用户,可以是成百上千种产品的用户。

    用户有五个属性

    异质性:指用户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因为用户的偏好、认知、所拥有的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把用户统一成一个单一的用户画像;

    情境性:指用户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没有情景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可塑性:指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的不同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

    自利性:指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符合经济学规律;

    有限理性:指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In a word ,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情景下针对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总是尽可能的让自己用着爽。

    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切换成本

    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个公式,新体验支持在手机上一键打车,旧体验还得站在街边招手打车,切换成本只是下载个APP即可,这差值远远大于零,所以对用户来说,价值就非常大,用户就会有冲动去替换打车方式。

    近几年社交老大的地位一直被微信占领着,就是因为其切换成本太高,整个朋友关系都在这里,多年的朋友圈纪念,并且微信的体验也相当不错,除非有一个更超值的新体验,用户价值为正,才能推动用户去替换。

    产品

    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有效用就是要解决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用户才会使用产品。

    有收益就是要赚钱,企业才有动力去做事情,才有基础去支撑做产品。

    只有可持续才能长期有效用、有收益。

    企业

    企业的本质有两点: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途径有三种:

    洞察:由于信息不对称原理,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就很可能有市场获利机会;

    试错:由于信息不完备原理,我们要勇于用试错去确定市场获利机会;

    偶然性:由于信息不确定原理,很多事情的未来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取决于超越个人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

    交易

    什么是交易?

    用户的每一次主动行为都是与世界的一次交易

    交易最核心的两点为预期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所以交易模型的设计精髓就是“如何创造利益”及”如何分配利益“两个命题。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创造用户价值并和用户交换,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

    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创造和更高效率地创造这些用户价值;

    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所有交易成本;

    企业行为的权重,按影响用户交换行为的ROI排序;

    维护企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的都是经济学的知识,包括效用、边际、成本和供需定律。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

    欲望的无限性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每个人为了满足自己 不断产生、永无止境的欲望而努力和奋斗。

    欲望就是用户需求的最主要来源,身体上包括食、性、视、听、味、触、舒适、健康、美丽、生命、自由等等;心理上包括生存、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好奇、审美、名誉、权力、友谊、爱情、闲暇等。

    边际是额外增量

    连续吃6个苹果,每次多吃的一个苹果,就是边际增量,当吃第一个苹果的时候很开心,但是到第六个苹果时,就不会那么开心了,这就是苹果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了。

    交易成本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交易相关的成本

    最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通常是信息相关,这也是信息科技产品严重改变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原因,它们极大地降低了一些交易成本。

    产品经理需要关注三类市场型交易成本:

    搜寻(商品和交易对象)成本和度量(交易对象和商品的属性)成本;

    寻价(议价比价)成本和决策(决策和订立契约)成本;

    实施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监督等)成本。

    百度搜索、Feed流推荐、淘宝店铺评价、豆瓣影评、大众点评餐厅评价、直播带货都降低了用户的交易成本,因此可以促成更多的新增交易。

    供需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在供需定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大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而现实世界中是永恒变化的,所以每一次行为的实施,除了价格这个关键因素外,也受其他无数关联因素的共同影响。

    于是有了人间第一定律:

    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 + 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跟需求定律的区别为,价格细分为直接成本和各类交易成本,把“默认不变的商品”这个抽象概念定义为用户视角的产品效用组合,也就是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常变化的“产品变化”考虑进来。

    站在用户的角度,直接成本或交易成本降低,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产品效用组合增加,相对价格也降低;而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用户的需求量必然上升。

    决策

    决策是指在收集、加工信息之后,借助一定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我一直觉得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决策能力,结合所有的信息去决策出最优解决方案。

    决策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根据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产品经理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指导决策。

    类比于经济学,这个公式也可以看作为

    净收入 = 毛收入 - 机会成本 - 交易成本

    决策是在理性(数据+逻辑)和感性(主观)的判断下做出的,本章介绍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常见的一些决策认知偏误:

    归因偏误

    锚定效应

    选择性注意

    刻板印象

    自我中心偏误

    新年偏误

    决策类偏误

    能够落地的决策才是有价值的,当决策定下来之后,就要看产品经理的沟通协调和个人影响力来推动这个决策的实施。

    产品经理的选拔

    一千个公司有一千种不同的产品经理,最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跟公司的业务特征和组织特征相适应的。

    俞军老师按照天赋高低把产品经理分为三类:

    A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

    B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C类: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产品经理的价值 = 经验等级 * 平台匹配度 * 智慧等级

    经验等级对随着时间而增长,如果一直做同一件事,会有边际递减效应;平台匹配度指的是产品经理的个人能力发展是跟平台深度绑定匹配的,如做社交的产品经理去转做游戏产品,可能价值就不大了;智慧等级高就是做同样一件事,能比别人更快更深地洞察

    面试产品经理主要关注两方面问题:

    一是围绕过去做过的某件事:了解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做过的产品事务的复杂度,经历的市场环境和团队环境的挑战性;

    二是问一件不熟悉的事:看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

    之后可以关注候选人的性格、志趣和三观。

    判断产品经理的管理能力主要看人际能力和决策能力;

    判断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主要看批判性思维、同理心、用户模型、产品技能熟练度;

    判断产品经理的潜力主要看自省、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高成就动机。

    产品经理的成长

    每一个时代,哪里有一堆成长性产品,哪里的产品经理就在快速崛起。

    评判产品经理成长的关键标注,并非一种,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分类:

    视角一: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

    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里研究产品,目标时间里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

    视角二:科学、人文和实践

    科学方法包括逻辑、概率、控制实验、理性决策、经济学等相关方法;

    人文关怀涉及对用户样本量、同理心、心理学、进化论、博弈论等的理解;

    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馈、迭代、自省。

    视角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

    产品经理主要可以发展这6个方面的能力:

    从0到1

    做深做透

    做宽做杂

    大用户量

    商业闭环

    团队建设

    全书中都在讲述着产品经理的“道”,放佛是一本产品经理专业的教科书,值得各位产品同仁反复阅读,提炼“道”的思想应用在“术”的层面。

    回顾整本书,反复都在围绕用户、需求、价值、交易、逻辑、决策,这都是每位产品经理平常工作中频繁接触的概念,但是有几位能够停下脚步认真揣摩这几个词,透视这几个词背后的世界。

    曾经有人问过俞军老师“未来大学中是否会开设产品经理的专业?”

    俞军答到:

    如果未来设置产品经理专业,可能是MBA式的,即不适合招收应届高中生和本科生来读,而是从有良好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选拔进入,且兼职读书的。

    产品经理是一个复合型的实践职业,不同产品有不同的标准,未来可能会沉淀出更多的思考,来完善产品经理职业的内容体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俞军产品方法论》讲了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dz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