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盲君---做一个文化、知识的搬运工。
文化传承需要追本溯源,所以我们有必要为了文化的传承做一点点贡献。
知识能力有限,所有只做力所能及的说明,希望能以稍微通俗的语言为文化传承贡献绵薄之力,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一元初始,这四个字都有开始的意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周易》中有地雷复一卦来说明。复卦表示阳气回归、复归,六爻中只有初爻是阳爻,其它都是阴爻,按照阴阳消长规律,这叫“一阳来复”,也就是“一元复始”,阳气发动自然带来变化,带来“万象更新”,就像春天来临,万物萌发生长一样。一元复始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意思是,元是什么呢?是新君继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呢?是一年的开始。
说文解字的解释里提到,元者,元气,万物所禀赋,所以引申为初始。这里具体说到了元作为开始的念。万物所共同禀赋的,那么追本溯源,万事万物抽象到极高的境界,必然是平等齐一的太极。这里又提到了太极,哲学上来说,这是抽象的,万物的源头。
而从字形来看,元字,是一和兀的组合,兀则是高而上平。也是上升到一定高度,万物齐一。段注则说,古文元,都是画一人而特大其首,表示人的头。那么我们自然的想到一个词---元首。元首都是初始,第一的意思,也难怪这个词作为国家最高行政者的代称。
那么元宵呢,元月呢,元旦呢。都含有元字。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见前文说文解字之(一))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元宵节其实有很多传统和习俗,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参考百度及其他书籍,本文不作赘述。
宵字做夜的解释,我们很熟悉,常说宵夜、夜宵。
元旦。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