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阊门下塘|宝苏局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13:36 被阅读0次

11月18日星期四,那天蜻蜓老师带领我们走读阊门下塘街久福里,来到了清康熙年间苏州造币的地方宝苏局的遗址。

遗址的门关着,有高高的围墙围着,里面显得很神秘。说来很惭愧作为苏州人,对苏州的历史了解很少,不知道苏州清朝时有铸币厂。

蜻蜓老师告诉我们,钱币一个模版浇铸六十四个硬币,所以叫“板板六十四”。宝苏局下班时,工人到厂门口,嘴巴里要念“板板六十四”(嘴巴里含不住铜钿了),并要脱衣服检查,防止夹带。

我知道,苏州人有一句流传颇广的俗语:"板板六十四",原来是出于这里。

此话形容一个人做事死板一成不变,不知变通或不会通融。后来,又引申为脸部表情严肃,整天不见笑脸。比如,有些人一到晚没有笑脸,背后有人就要说:"格个人碰着赤佬,勿晓得吃错啥格药,一日到夜板起面孔,板板六十四。"

 蜻蜓老师还告诉我们, "板板六十四"原来的写法是"版版六十四",与古代铸造钱币有关。《杭州府志》记载:"盖鼓铸制钱,每版(板)六十四文,乃定例也,不能增减。"原来,从宋代开始,历代铸钱的钱范(浇铸铜钱使用的模具),就开成八排钱模,每两排之间为一道浇口,每排浇铸八枚铜钱,八排共浇铸六十四枚外圆内方的铜钱。广义上的吴方言区,也包括杭州。因为每版八八六十四枚铜钱的浇铸位置,固定在模板上不变。于是,这一特殊的的行业现象,逐渐流传到整个苏州地区,被人形象地引申为"做事死板无法通融"。

  富有想象力的苏州人,还借题发挥一语双关,将"板板六十四"又连接下一句"碰碰(动不动)脱裤子"。形容一个女子生活作风不正经,常常有外遇,往往就讽刺该女子"板板六十四"(表面上一本正经)。其真正含义是隐藏的下一句:"碰碰脱裤子"。

但是,这句不雅的俗话原来并无贬义,同样与铸钱有关。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江苏布政使佟彭年奉旨,在苏州古城阊门内下塘,建起一座官办的铸钱厂,名"宝苏局"。在生产第一线从事铸钱工作的,都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他们每天站在散发着高温的炉前铸钱,自然挥汗如雨。钱币出炉后,赶紧脱下长裤擦擦汗。于是,本来是男性因为工作需要而脱裤,却被不怀好意者转嫁到女性身上,成为专门针对女性生活作风的一句俗语。

如今,这句贬语已经式微。仅剩的"板板六十四",专指一个人(无论男女)做事死板不能通融。

走读宝苏局,让我领会到了“板板六十四”的真真含义。

相关文章

  • 走读阊门下塘|宝苏局

    11月18日星期四,那天蜻蜓老师带领我们走读阊门下塘街久福里,来到了清康熙年间苏州造币的地方宝苏局的遗址。 遗址的...

  • 走读阊门下塘|崇安里

    苏州阊门下塘街一带有园林、寺庙、古建筑等,很有文化底蕴,值得去一看。 走读苏州历史文化群通知,蜻蜓老师将于11月1...

  • 走读阊门下塘|皋桥

    11月19日那天中午,蜻蜓老师带我们来到了苏州阊门附近西中市的皋桥上。 望着皋桥,让我触景生情。四十年前寒冬里曾从...

  • 走读阊门下塘|完结篇

    11月19日那天,我们跟着蜻蜓老师,走读阊门下塘。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3点多,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的走读,了解了这里不...

  • 走读阊门下塘|五峰园

    11月19日那天,我们跟着蜻蜓老师来到了阊门下塘附近的苏州园林五峰园。 进门屏风墙上挂着一块五峰园的简介牌子。 五...

  • 走读阊门下塘|光霁里世德堂

    那天,我们走读完了陆肯堂故居,蜻蜓老师领我们来到了光霁里。 远远望见两棵高大的雪松,露出头来好像在迎接我们。附近一...

  • 走读阊门下塘|陆肯堂、陆润庠故居

    11月19日那天,走读完崇安里后,蜻蜓老师带我们向东来到了阊门下塘街10号,陆肯堂、陆润庠的故居。 门口的牌子上写...

  • 天下鉴赏•古钱币(21)•清代•光绪重宝

    一、种类 清德宗载湉,光绪年间(1862~1874 )铸,光绪重宝有宝泉局、宝源局当十、宝苏局当五外,其它多属部颁...

  • 三宝的碎碎念

    下学期,南宝读初一,东宝西宝上小学。 南宝初一应该是寄宿制的,而小学有可能是走读的。 现在有一个问题,走读就要每天...

  • 半塘苏音

    七里山塘 灯红古巷 今人游船 论古人平生 桥门细柳 波粼轻风 听一曲评弹 梦几朝韵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读阊门下塘|宝苏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eu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