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援:创造“马革裹尸”精神的名将(东汉王朝010)

马援:创造“马革裹尸”精神的名将(东汉王朝010)

作者: 热茶聊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4-12-11 17:27 被阅读0次

明朝有一位圣人叫王阳明,他年轻的时候,奉东汉的名将马援为自己的偶像,王圣人不仅能把《马援传》倒背如流,而且多次梦见自己去祭拜马将军,还因此写下了一首诗,作为纪念。

那么问题来了,能让圣人王阳明都奉为偶像的马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东汉初期的名将~马援的故事。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赵奢,当年,赵奢立下战功,被册封为“马服君”,于是,赵奢的后人多以“马”字为姓。

马援十二岁那一年,父亲就去世了,他的三个哥哥为了培养马援成才,决定把他送去学堂读书。

但马援读书的天赋并不高,成绩也总上不去,因此,书是越读越没信心。

大哥马况看到马援垂头丧气的,就想安慰一下他,马况说:“人各有天命,你不用着急,我观老弟你的将来,必定是个大器晚成之才。”

马援听了大哥的话,心情好了许多。

我们无法得知马况是否有算命的本事,但我们很确定的知道,他安慰马援的那句“大器晚成”,最后居然一语成谶。

既然马援无心于书卷上,于是,马况便劝弟弟去做点喜欢做的事儿。

马援当然同意,他很喜欢到塞外体验生活,如今终于可以前往了。但可惜的是,当他正准备动身的时候,大哥马况突然得了急病,不久便去世了。

事实上,马况不仅是马援的大哥,还是他的人生导师,在迷茫的少年时代里,在困惑的成长道路上,马况就像一盏明灯,为马援照清前方黑暗的道路。

哥哥病逝后,马援哭得撕心裂肺,他取消了去塞外的计划,然后,留在家里给马况守孝。

几年后,马援已经成年,他在朝廷谋得一个当督邮的小官。有一回,在押送犯人的过程中,由于闲得无聊,于是,他主动跟犯人谈起了人生。

结果这一谈很不得了,马援觉得犯人的人生经历实在太可怜了,因此一时心软,他私下放走了囚犯。

但私放囚犯是违法的,就这样,马援也成犯人了,他无法再回去交差,只好逃亡到北地郡。

到了北地郡后,马援人生地不熟的,处境是越来越困难,幸好人善天不欺,在不久后,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如此一来,老马的逃亡生涯得以结束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马援继续留在北地郡,发展畜牧业。让人意外的是,虽然马援读书不行,但经商却是一流的,短短几年间,他的牧场已经有马、牛、羊数千头,以及谷数万斛。很显然,此时的马援已经是富甲一方。

自从成了富豪后,追随马援的人也多了起来,手下宾客的人数,已经达到百户之多。

虽然如今有钱又有人,但是马援的理想却并不在此,他始终认为,人活一世,如果只是为了守住那点儿财产,简直是浪费生命。

马援说过:“大丈夫处世,应当建功立业,名留青史。”这才是他的理想。

于是,老马把财产全部分给贫困的百姓,然后,他带着宾客们离开北地郡,去追逐那个“名留青史”的理想了。

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马援通过人际关系,在新莽王朝那里谋得新城大尹一职,但是,当他正准备放手大干的时候,新朝就被更始政权推翻了。

刚就业就失业,实在有点儿尴尬。正好此时陇西的隗嚣,高薪诚聘马援,于是,老马去隗嚣集团上班了。

隗嚣虽然很看重马援,拜其为绥德将军,凡事也必与他商议,但是,老马的心里始终认为,隗嚣并不是那种能帮他实现理想的领导。

直到有一天,马援遇到了那个人,才彻底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如你所知,这个人正是光武帝刘秀。

事情是这样子的。

在马援给隗嚣打工期间,刘秀与公孙述相继称帝,然后,这两位皇帝都想拉拢隗嚣,但老隗一时不知应该归附哪一边,于是,他派马援为使者,去两位皇帝那里看看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这是马援一生中最重要的环节,正是在这次的出使中,他第一次见到了刘秀,然后,两人一番接触下来,老马惊讶地发现,刘秀才是百年一遇的明主,只有跟着这样的领导,自己那个“名留青史”的理想,方有实现的可能。

于是,马援出使完两位皇帝回来后,给隗嚣的回复是:公孙述喜欢摆谱、轻谩国士、难成气候;刘秀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为政勤勉,颇有汉高祖风范。

说白一点儿就是:不用想那么多了,归附刘秀就对了。

当然,隗嚣最终确实选择了归附刘秀,但可惜的是,这个人性格有点儿反复无常,后来他又背叛了光武帝,而刘秀也懒得废话,直接派兵灭了隗嚣。

幸运的是,隗嚣的反叛并没有连累马援,因为自从老马提出归附光武帝后,他本人就跳槽到东汉集团了,甚至隗嚣起兵反叛刘秀的时候,马援还写信骂过这位旧领导,劝他回头是岸。

虽然隗嚣不肯回头,但马援早已上岸,由于老马立场坚定,始终忠心于光武帝,刘秀对他也是越发信任。

当然了,为了报答光武帝的信任,马援决定用功绩来说话。

作为东汉开国知名度最高的将领,马援为汉帝国奉献了两大功绩:第一个是“征西羌”,第二个是“平交趾”。

我们先说征西羌,在光武帝十一年,羌人侵扰汉朝边境,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率三千步骑兵迎战羌人。

结果马援大败羌人,斩首数百级,获马牛羊万余头,守塞的羌军有八千多人向汉军投降。

不久后,马援再次出击羌人,羌兵也再次溃败,汉军这次斩首达千余级,羌人的侵扰最终得以平定。

我们再说马援的第二个功绩:平交趾。

光武帝十七年,交趾郡有一对姐妹领兵造反,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领兵前去平叛。

交趾郡就是现在的越南北部,在当时,那是属于大汉的领土。马援率兵与叛军交战,斩获敌首数千级,投降汉军者达万余人,两年后,在光武帝十九年,老马彻底平定交趾郡的叛乱。

大家不要以为马援这两份功绩,斩杀敌军的数量有点儿少,就不以为意。事实上,这两场战役的难度,不低于东汉开国初期的任何一场战役。

首先,汉军是到别人的主场作战的,而当地的环境又不像中原地区那样一马平川,相反,到处都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头,有些地方跟现在的森林差不多,走了进去,一不小心,随时会迷失方向,这是非常考验将领的能力的。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气候也跟中原不同,汉军到了那里,很多人都水土不服,因此还生病了,如果不是马援为将,换作其他将领根本无法招架。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已经被马将军全部解决,而且在战场上也大获全胜,光武帝刘秀当然是非常满意,他册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这一年,马援58岁,回想当年,他大哥马况说他是大器晚成,没想到居然还说准了,这真是有点儿意思。

此时的马援已经实现名留青史的理想,只不过,他似乎又有了更高的新目标,而且,他这个新目标有个很响亮的名称,那就是:马革裹尸。

事情是这样子的。

马援受封新息侯后,很多同僚上门祝贺,老马盛情款待之余,突然大发感慨,他对身边的好友孟冀说:“每天躺在功劳簿上贪图享乐,非男儿所为,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说出这段话时,马援的表情神色坚毅,孟冀看着他,有如天神下凡,心里极度敬佩。

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还葬,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理念,这个理念在后世千百年来,也鼓舞着一代代热血男儿,他们为祖国奋勇杀敌、血染疆场,他们以马革裹尸为人生最引以为傲的归宿。

让人意外的是,马援的这个精神理念,最终也成为了现实。

光武帝二十三年,武陵郡有蛮人造反,刘秀派去了几位大将率兵讨伐,但终究还是失败了。

在次年,也就是光武帝二十四年,马援向刘秀主动请战,皇帝考虑到老马年纪太大,因此拒绝了。但马援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他继续多次请求出战,光武帝最终也只好答应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可能会产生一种预感,这种预感或许会让他知道,自己生命的终点,大概是什么时候到来。

马援在这个时候请求出战,除了希望能为国家奉献最后那点儿力量之外,他应该也预感到,此次出征,自己可能是回不来了,当然,这也正符合他推崇的“马革裹尸”精神。

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马援率兵与蛮人交战过程中,汉军初期是取得了胜利,后来,在壶头山围困蛮人时,马援身染重病,不久便死于军营中。

这一年,马援63岁。

值得一提的是,老马在壶头山的布置还是得以成功,只不过,由于他已经去世,这份功劳就归于别人了。

但遗憾的是,马援死后,遭到了奸臣梁松诬陷,马家从此迅速衰落。而马援的一个小女儿在堂兄的协助下,进入皇宫侍奉当时的皇后阴丽华。

小姑娘马氏亲眼目睹父亲被诬陷的过程,也因此加快了她成长的速度,小姑娘确实很聪明,她很快便获得了皇后阴丽华以及太子刘庄的喜爱。

最终在刘庄继位后,马氏成为皇后,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明德皇后。

马氏当上皇后才一年,刘庄就下旨,把当年诬陷马援的奸臣梁松斩首,看来,虎父无犬女啊。

当然,关于这些,我们以后讲马皇后的故事时再说吧。

马援死后的结局不尽人意,而另一位名臣就比马援幸运多了,他是当年窦漪房窦太后亲弟弟的七世孙,此人极度精明,不仅自己得以善终,他的子孙还在东汉朝廷的中后期,掌握了最高权柄,此人的名字叫~窦融。

下一期,我们来聊一聊,东汉初期的名臣~窦融的故事,感谢您的观看。

我是热茶,一个爱历史,也爱分享历史的精神小伙,能给我点个关注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援:创造“马革裹尸”精神的名将(东汉王朝0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ht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