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作者: 子木儒医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03:37 被阅读17次

眼科医生前来答题。

学医之前我对一些大家所坚信的“常识”也是深信不疑。

可自从学医之后,良目君纠正了很多错误的常识。


错误常识一:近视矫正手术可以治愈近视。

解释:它并不是从病理上来治疗近视。

把角膜用激光来切割一部分也好,ICL植入式隐形眼镜也好,这些都是控制近视的方案,它的作用原理和戴眼镜类似,都是改变了光线进入眼睛的角度。


错误常识二:戴眼镜越戴越近视。

解释:近视度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用眼习惯。

而眼镜的作用是让你看清楚这个世界,不好的用眼习惯例如——

用眼时间过长,一盯就几个小时;视物距离过近,恨不得贴上去;视物姿势不正确,各种葛优躺。

而近视患者如果不佩戴合适的眼镜的话,想看清事物就会更加吃力,甚至还会加深近视度数。


错误常识三:戴眼镜导致眼睛变形。

解释:这两者因果的关系真的反了。

戴眼镜是因为屈光不正需要矫正视力(近视或远视等),而正是因为屈光不正才导致的眼球变形。

也就是说,就算你不戴眼镜,眼球同样也是变形的。


错误常识四:成年以后就不会再近视了。

解释:近视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成年后也有可能因为用眼习惯不良的原因而加深近视度数。


错误常识五:眼睛累了就随意用眼药水。

解释:眼药水也是药品,而且许多非一次性眼药水是含有防腐剂的。

而防腐剂对眼角膜有一定的毒性,就算是人工泪液,最好也请在医生的嘱咐下使用。

眼药水并不是神药,真的出现眼睛不适请及时就医,不要动不动就滴眼药水。


错误常识六:孩子视力不到1.0一定不正常。

解释:儿童阶段的视力不到1.0未必不正常。

要根据实际年龄判断,正常情况下——

3~5岁儿童的视力可达到0.5~0.7。

5~7岁儿童的视力可达到0.7~0.9。

而7岁以上的儿童视力发育已基本完成。


错误常识七:父母双方高度近视,孩子就一定近视。

解释: 近视不是简单的疾病,它受到多种基因的影响。

其中就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高度近视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确实会比较大。

但这并不代表父母双方高度近视,他们的下一代就一定是高度近视,也有孩子完全不近视的可能性。


错误常识八:人一出生就能看得清所有东西。

解释:新生儿的眼睛发育不完全,最开始视线是模糊的,只能被眼前移动的物体吸引,而欢快的扭动小脑袋,随着外界环境的一步步刺激,孩子的视觉系统会迅速发育,视力也会逐渐提高。

相关文章

  • 常识的力量一书

    常识的力量,这本书。介绍投资所需的常识,公司竞争力的常识、公司估值的常识、投资策略的常识。 常识,明白什么可以做,...

  • 没带我真是作死!!

    去社保中心必须带U盘,常识常识常识

  • 文化素养(记忆思维导图)

    传统文化 地理名胜 艺术成就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 科技常识

  • 道德常识微论2018-09-04

    道德常识微论 或谓开学第一课,应该是公民常识课。认同,但应该明确一点,公民常识包括道德常识和政治常识。道德常识又是...

  • 查理芒格,214演讲语录: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

  • 分享一些反常规的金句

    所谓常识,是因为普通人不具备常识。我们说某人有常识,其实是说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常识。人们以为拥有常识很容易,其实非常...

  • 拥有常识非常难

    所谓常识,是因为普通人不具备常识。我们说某人有常识,其实是说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常识。人们以为拥有常识很容易,其实非常...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常识思维是指《思考,快与慢》中的快系统,而反常识思维是慢系统。 一、“反常识”思维 ...

  • 【哲学微缩景观-2】“常识”的“哲学常识”

    “这是起码的常识!” “这个人,连点常识都没有!” 生活中,这样的话语不乏于耳际吧? 那么,什么是常识?常识到底是...

  • 常识与知识

    很多定量研究的问题都在常识范围,但常识不是知识,经过证明的常识才是知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if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