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写的我对女儿问我对她是否满意有点抵触,究其原因是我对自己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在乎别人是否满意不接纳。
虽然我对女儿的表现还没达到生气的地步,但是很多生气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有很正当明确的理由。只不过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而已,比如小时候见到人不爱打招呼,上幼儿园的时候入园适应的时间长等。
今天看了一篇公号的文章《你对6岁的孩子生什么气呀》,里面的事迹我有过感同身受的体验,作者主张的道理我也很认可。摘录一些她的主要观点:
如果父母自己都平不过“别人家的父母”的话,至少你不要抱怨你的孩子不如憋的孩子表现得聪明得体,善于表达。。。。
而一个很“拼”的家长,是不会对五六岁的孩子生气的。
作者相信不管还是什么的性情、什么样的特质,她都可以帮他看到和发掘自己的独特之处,帮助他欣赏和爱上自己,并且可以支持他,去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应该成为具备这样能力的妈妈,而不是动不动就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生气。
超级认同作者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