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喜欢观察人。人的第一感官首先是脸。我从零二年开始做现场零售,接触下来的人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工作的敏感度有,就是如果来过一次,下一回我能一眼便知是熟客,但顾客没有站到跟前,我是无论如何回想不起样子。
写了两年的文,如何写小说的书也看了几大本,依然找不到诀窍。我想要写故事,就先得会写人吧。这不,利用工作之便,我悄悄练上了。
以前学习销售心理学时,有个诀窍。要想打动顾客,得先从眼睛的交流开始。所以习惯性的,我看人,第一时间就是对眼神。
两人能对视,就是心与心良好沟通的开端。双眼皮让眼睛显得大,单眼皮让人变得机警。有的神色焕然,让你找不到重点;有的温和随意,让你特别舒服;有的谨慎防备,让你无法接近。
而这个星期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能清晰浮现在眼前的,有两个人,除了眼睛都没有特色以外,就是五官整体的结构或比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到服务台去办事,听到一个女孩在跟工作人员谈事。隐约听到就是给购买后的客人,送一种服务。让服务人员帮着推荐,而且是免费的。
她学生头,头发遮住了半边,转过来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一张苍白的、成熟的,却又长又瘦的一张脸。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小。一说话,露出一嘴的钢牙箍。
浓浓的眼影,翘翘的睫毛,红红的嘴唇,该装点的也装点了,还是不能让一张平面的脸立体起来,依然平淡的找不到任何亮点。
处于好奇,我问了一下她是来为顾客提供什么福利的?她说:“美容卡。”这形象和工作性质的巨大反转,让我大吃一惊,也让我一下子记住了她。
前天,两个顾客一起进厅。都穿黑色外套,小皮靴,头发在后面挽成一个髻,从背影看都很有气质。高一点的女子,脸很饱满,眉毛墨黑而有型,大眼睛灵动,鼻子高挺,嘴唇薄如樱桃,说话婉转动听。
矮一点的女子,额头短,两颧高,下巴尖。咪咪眼,从鼻子开始,下颌比较突出,一说话,声音又沙又燥。
看两个女子有说有笑,关系不一般。心想矮一点的女子内心一定十分强大,不怕为红花当绿叶。女子惯常有的嫉妒心,虚荣心,都让人不愿意当别人的陪衬。而她女生男像,大气豪爽,让人刮目相看,我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为了放松心情,我在上班之余,会在就近的旅游景点转转。比如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
同样是一个城市的一片土地,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一派繁忙景象。景区里,仿古的青砖黛瓦、亭台茅屋、柏森森黄鹂空鸣,却能让时间凝滞,让思维静止。
繁忙的生活就像一锅煮沸的开水,旅游景点就似一汪从地底下沉淀后冒出来的清泉。我们大部分都是喝着开水解渴,心里却惦记着泉眼的清凉。
今天在家思索写文的方向,想着就得像人和景一样,要用对比、反差,还得要有沉淀和韵味,文字才能在别人眼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众的审美是这样的,你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能立竿见影。而现实的生活中大家正在经历着、挣扎着、困惑着,寻找着希望的突破口,如果你的思想无法给人超前的指引,就只能避重就轻,退回到历史里去挖。
方向似乎找到了,道理也都明白,可我感觉依然无法做到。一是水平太低,根本用不来技巧,思想又浅显。二是一直以来写文,都是让每个字自然的从心底生发出来,不想带着目的刻意去挤、去抠。
世事错综复杂,我看得眼花缭乱。那些热点就像浮在水面的泡沫,我发表不了与众不同的高见,更害怕因我一己偏见,让别人看到的是被粉饰的假象,真实却依然如水底的涡漩,暗涛汹涌,危险重重。
我不想人云亦云,更不愿哗众取宠,只想静静的在角落里默默耕耘,写一个最平凡的人的生活和感受,尽量真实客观。
我更渗透不进久远的社会和古人,我只能拿自己先实验实验。一路走来,是什么引导了我的失败?是性格的缺陷?还是急功近利,目光的短浅?今天局面的形成,环境的制约有多少?他人的影响有多少?
我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看是什么因结出的这么个果。我把自己摊开,不是为了刷存在感和满足倾述欲。只想,万一有人也要过这坎,我的失败可以作为垫脚石,总结陈词里会多多少少有点参考意见。
这也是我写文这么久,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找到的一点价值。不然自己还在自嗨的小格局里,面红耳热的不敢往前,反反复复追问坚持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