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乔觉(三)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08:23 被阅读0次

彼时,金乔觉已经61岁了,他开始在化城寺开坛说法。

由于山中粮食匮乏,他和他的弟子们依然过得很艰苦。金乔觉身体力行,带领着弟子们开沟挖渠,以自给自足的农禅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夏天缺粮,他们就用米粒拌着黄土食用;冬天少衣,他们就燃起火堆,围着火禅定修 行。

他们的苦行,感动了当地很多信众,太守张岩亲自奏请朝廷,为化城寺颁下一道匾额。

渐渐地,九华山的香火旺了起来,金乔觉的事迹也开始广为流传。

他的故事传到新罗国,成真王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原来还在人世,她派两个弟弟来到九华山,看望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能够还俗,回到王室中,享受荣华富贵。

没想到,两个舅舅反而被金乔觉说动,皈依了释家。由于他们下能严守山中的清规戒律,金乔觉最终将两个舅舅放下山去。

两个舅舅自觉惭愧,在山下无师自通,继续努力精进修行。九华山现在有一个“二圣村”,就是纪念这两个舅舅的。

成真王后见儿子矢志不渝,亲自渡海来到了九华山,母子相见,潸然泪下。

金乔觉不愿改变自己的发心,母亲见他如此坚持,每日以泪洗面,不久后,眼睛竟哭瞎了。

金乔觉挖了一口井,用里面的泉水每天为母亲洗眼睛,成真王后的眼睛奇迹般复明了。

成真王后没有再回国,她在九华山安然去世。山上的“娘娘塔”就是纪念她的。

公元794年农历7月的最后一天,金乔觉把所有的弟子叫到身边,说自己大限已至,即将圆寂。

他告诉弟子们:“我圆寂后,你们把我的肉身置于一口陶缸中,三年后开缸,我将会回到你们身边。”

三年半后,弟子们打开陶缸,果然见师傅栩栩如生。

金乔觉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大愿”的精神,我们常常会给自己设定很多的目标,一开始会发很多愿望,而后因为种种困难又轻易放弃。

其实,践行愿望的过程本来就是苦乐相伴,失败未必没有价值,只要发心正,结果必定也是正的。

大愿的根源在慈悲,慈悲者则无敌人,智慧者则无烦恼。无怨不成悲,无悲不为智,无智难以行。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相传僧人金乔觉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到达今天安徽省的九华山。九华山原是青阳县居士闵让和的属地。金乔觉向闵乞求一袭袈裟之...

  • 禅修,蝶化的过程

    读佛即是拜佛,继《六祖慧能传》《文殊菩萨传》之后,《地藏菩萨传》是我拜读这套系列里面的第三本书。金乔觉原是...

  • 地藏王菩萨——金乔觉的故事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

  • 今日阅读分享

    这里是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有高僧金乔觉登临九华,择幽深处苦心修炼数十载,于九十九岁高龄圆寂。历经三载,其肉身颜色...

  • 79年,安息的新四军女战士

    这里,曾因一座古寺闻名遐迩。盛唐时期,金乔觉在此迈开了“九华初步”,500多名僧侣在此暮鼓晨钟,佛事鼎盛。

  • 挽春

    拍摄/乔金霞 阳春三月,暖阳和煦,携三俩好友,寻浓浓春之气息。手中相机,将春定格。

  • 尼尔斯·乔金森

    尼尔斯开始严肃地进行街头摄影的日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虽然随着手机摄影和公民新闻的兴起使得这一拍照形式成为今...

  • 深夜偷情

    —1— 深夜,王贵鬼鬼祟祟的站在金乔家门前四处张望,再三确定没人后,压低嗓音朝着门缝里喊: “乔,开门!” 初秋的...

  • 历史第一章~张良 秦汉交替

    爬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特请了一位导游。 导游说,地藏王菩萨原名金乔觉,是韩国人,贵族出身,早年曾来大唐留学...

  • 乔三

    1973年的冬天,他回到了他的家乡,家里的三个孩子已经出落成人,除了最小的儿子还在地上打滚,赤裸的后脚跟给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乔觉(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k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