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被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困住是种怎样的体验?

被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困住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 蓝茶2575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22:34 被阅读3次

    保持好奇,继续期待,做自己的首席学习官,这里是易喜聊成长。

    /01/

    谁不是在取舍的两难中挣扎

    职场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两难选择:

    制定计划前要不要征求意见?

    该不该做需求调研?

    要不要支持自嗨型方案?

    怎么样,每一道题都是看似简单,落在真实的场景中却个个都是难题。

    征求意见的益处是可以听取广泛的声音,弥补个人视角的局限,难点在于收回意见后的取舍。

    如果是向没有利益相关的一方征求意见,不采纳倒也没什么,无非是多了几个选项;难的是向利益相关的一方甚至多方征求意见,拿回来的意见如果与你原本的打算相左怎么办?是毁掉牌面重新摆牌,还是坚持自己?

    上线一个产品,出一个制度,做一场培训这几件事在真正开动之前,都要做需求调研,以免闭门造车,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问过顾客:“你需要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回答要一辆更快的马车。这说明,并不是所有客户都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或者他们的想象力还没有达到那么的前沿……

    自嗨型方案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通常意味着做自嗨型方案的团队缺乏对市场反馈的重视,可要想打破局面通常是需要一些自嗨精神的,不然多少伟大的产品早就被扼杀在襁褓了……

    /02/

    什么是谦逊的诅咒

    越是受过高等教育、越是懂得通情达理,就越是难以说出“我认为”这种话了。因为对于要评价的这件事,我们内心是很矛盾的,把评价说出口之前,我们甚至搞不清自己的想法,我们对于一件事背后的因果关联越加显得一无所知。

    因此,小李越来越佛系了,老张越来越没有观点了,为啥?学的东西越多,越不敢妄言,真相面前觉得自己很渺小。他们唯一知道的是,每个选择都是当下做出的一种取舍,你不是他,怎知他想要什么,他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

    可与此同时,善良的“老张”们在圈子的地位越来越可有可无,他们的谦逊让他们变得束手束脚,反而不如一些立场鲜明的人,观点简单明确,有号召力,一呼百应。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谦逊的诅咒吗?

    /03/

    如果你不能让选择变简单,事情就只好变复杂

    老张们的困扰不在于善良,在于他们没有把复杂的选项变简单。立场鲜明的人做了一件事,就是满足了追随者们对于简单选择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为什么我们会恐惧?

    因为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只要听到风吹草动,就必须快速反应,他们没有足够的数据和时间留给他们思考,稍有迟缓就可能成为猛兽的猎物。做复杂思考的祖先被吃掉了,由于恐惧而迅速躲起来的祖先活了下来,恐惧感就是帮助祖先们做简单判断的利器。

    时至今日,人们在处于复杂的环境下,仍然对简单的选择情有独钟,如果他们自己不能做出简单的选择,那么能够做出简单选择的人,就会成为他们的领袖。

    那么问题来了,想在复杂环境下做出一个选择,哪有那么容易。

    要不要卖出之前的股票,买入另一只股票?

    该不该在一线城市周边买房,为孩子上学落户口?

    能不能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方案?

    每个选项的背后都是一连串的因果算法,谁都知道要做选择,可缺乏信心和信息,让很多人做出了最糟糕的选择:拖延。

    过去两年流行有一种说法:

    一流的智慧,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够正常行事。---《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

    是啊,把这个称为一流智慧,首先因为他不偏激,他没有蒙蔽双眼,既能够看到多个选项,又能够看到每个选择都有阴阳两面,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幼稚的选择。

    再来,如果由于选择太多而焦虑,或者犹豫不决,不但会错失良机,甚至可能铸成大错,在远古第一个会被猛兽吃掉的就是他。所以一流的智慧是能在多个选项中,快速判断,坚定选择,并勇于承担结果。

    /04/

    怎样在自相矛盾的想法中迈出坚定的一步?

    想在自相矛盾的想法中迈出坚定的一步,做出果断的选择,你可以做下面的练习:

    找一个愿意听你讲的朋友,做一句话练习。

    这句话里先说你的选择是什么(结论),然后简要补充这个选择产生的背景和你还有哪几个选项,最后给出选择这个选项的理由。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来说:

    “汤姆,我们培训部准备上线在线学习平台,在这之前我打算找各个部门总做一些调研(你的选择)。你也知道公司很重视这个即将上线的平台(背景),所以我必须收集更多的信息,了解大家对这个学习平台的期望,虽然这可能会花费一些计划外的时间(其他选项是不做调研),不过总比制造出一个大家都不想住的城堡要好(选择做调研的理由)。”

    这样的一句话练习,目的是锻炼我们勇敢作选择和表达选择的能力,大量心理学实验表明,状态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影响状态,多做一句话练习,就会克服我们不敢选择的心理状态。

    那么选择是如何产生的呢?

    你可以继续做三件事:

    1、知全貌,不偏激

    由于经验的限制(过少的经验和过多的经验都可能带来麻烦)和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以及“做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的消极情绪,我们很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更优解。

    这个时候可能你需要场外求助,最好是向与这件事没有利益相关的朋友求助,也许局外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豁然开朗。

    除此之外还可以研究竞争对手,或者读书、读史,不管你信不信,我们现在遇到的两难境遇通常不是历史首例,其他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得到了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么选择?也许答案早就有了,只是等待我们去找到它。

    当然,这一步的主要目的不是找选项,是拼全认知版图。

    2、问初心,做减法

    经过上一步,我们对即将要作出选择的事情有了更多的选项,接下来要作出选择了。在这之前,我们要回归初心,问你自己为什么到了今天这一步,问问我们最初想要去哪,防止为做而做,然后围绕这个初心,选择我们要做的几件事,其他也很美好但与初心无关的事,就要做减法,自率才有自由。

    3、分轻重,拆时间

    这一步是指为重要的事情分配更多的时间。

    比如,战略咨询师彼得.布雷格曼在201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里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他一生中最重要的5件事是:

    三件与工作相关:服务好现在的客户,开发未来的客户,写作和演讲。

    两件与生活相关:与家人和朋友相聚,做些有趣的事。

    那么对他而言,就要为这5件事留出更多的时间,如果遇到冲突,比如周末有个演讲,同时又打算带家人郊游,他会选择近期发生频率比较低的一件事来做,以确保平衡。

    如果是我的话,我还会引入机会的稀缺性来判断为哪一件事留出更多时间。

    总结一下,一个明智的做法是,我们能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能作出选择。具体我们可以通过一句话练习,和三个小步骤来实现,即“知全貌,不偏激”、“问初心,做减法”、“分轻重,拆时间”,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易喜:咨询公司合伙人,CLO,专注于企业培训领域9年,培训体系搭建,课程开发,讲师梯队培养,学习活动设计,绩效改进。微信公众号“易喜聊成长”作者。一口酒就脸红、出生在冬泳世家的旱鸭子,彬彬有礼的倔强汉子。

    近期精彩文章:

    顶级讲师都在秘密探索:让学员自己讲出答案

    做培训不知道怎么做出价值?细说四级评估的实践招式

    怎样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德鲁克早已一语道破

    90%的老板提过员工执行力不强,这种培训怎么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困住是种怎样的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mf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