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康熙王朝》里,一向受宠的温良贤惠的救过康熙性命的容妃,后来为什么会让康熙龙颜大怒罚去宗人府呢?依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说话没注意场合,让康熙下不了台。
康熙在庙堂同着全部皇族宣布废除胤礽太子之位时,容妃说,不能废太子,这是老祖宗遗旨,一旦废除太子,必然引起其他阿哥争储,手足相残,皇宫大乱。
康熙刚颁布的诏令,就受到容妃反对,而且是大庭广众之下,还说是老祖宗遗旨,意思如果违背就是不孝,不能违背。
虽然容妃说的是实话儿,以她温良的禀性她不会说谎,她也没必要袒护胤礽,这些康熙帝再清楚不过。
可是皇上的权威胜过一切,不对也是对,任何人在权威面前都不得反抗。在这种场合,康熙帝始料未及,只好救场说,容妃疯了,胡说八道,把她拉下去。
康熙认为他最爱的人容妃不给留面子,也不懂他的心思感受,胤礽不是当皇帝的料,他比容妃比老祖宗清楚,他要为大清江山考虑,要选德才兼备的皇子为储君,所以他不能听老祖宗孝庄的遗旨。面对执迷不悟的容妃,他只好忍痛割爱。
若是容妃再思量一下,换个场合,私下再和康熙说那些话,康熙就算生气也不至于恼怒把她降为常在,最多吵她几句,外人不知也就算了。
二是不听康熙警告,议政干政。
她坚持劝说康熙不能废太子,不能罚大阿哥,又直说他为君太狠,为父太狠心,惹康熙反感。
此时的容妃失于理智,就算康熙宠爱自己,就算孝庄真有遗旨,但是康熙已有决断,君无戏言,是不能更改的。再说,你把孝庄的遗旨已经传达给了康熙,康熙是否执行你左右不了,毕竟人家是一国之君。
就算是平常两口子,也要保持距离,有些话不当讲则不讲,不能无所顾忌。何况伴君如伴虎,说话更得小心,多点心眼,周全别人的时候先周全自己。
容妃这个时候的心直口快,忠心耿耿,只能是火上浇油,惹祸上身。
三是私放红玉,违抗康熙命令。
在对待胤礽的女人红玉这件事情上,容妃是好心办坏事。红玉怀孕,康熙让容妃照料,容妃以为康熙会在红玉生下孩子后杀了她,所以放走了红玉。
红玉是明朝朱三太子朱慈炯的女儿,不过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来康熙告诉了她。红玉怀着皇家血脉,康熙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并没有说到时要杀她。
结果,容妃又误解了康熙,把红玉放了,红玉呢,心中有狠,狠康熙杀了她的父亲,废了太子,她不想让康熙让她生下龙子的意愿得逞,在朱慈烱坟前自尽了。
红玉死与不死,私自放走红玉,容妃难逃有罪,不过红玉的死,更让容妃罪加一等。如果不放走红玉,她也不至于有机会自尽,而且还能生下孩子。到那时,康熙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说不定就不杀红玉了,都有可能,此一时彼一时。
这一点上,苏麻喇姑比容妃厉害,更懂康熙心思,康熙也有心软的时候,他会用自己的方法保护他想保护的人。她说服获罪入牢狱的李光地,不要他上吊,结果,康熙就没有杀李光地,征伐葛尔丹时带上了囚笼里的李光地,慢慢地又启用了他。
容妃公然抗旨,还有一次是康熙亲征葛尔丹时,两兵交战在即,不听康熙的话,去战场上救蓝琪儿,影响军心。
一而再再而三违抗圣旨,惹得康熙龙颜大怒,无奈把她交去宗人府处置。不想被明珠的妹妹慧妃陷害刷马桶,最后,被马桶架子砸死。康熙下令把见过容妃刷马桶的太监都陪葬,并把她追封为孝慈仁皇后,和自己的陵墓葬在一起,恢复了容妃的名誉。
容妃一生功大于过,康熙让人为容妃立传,说她孝顺,坚贞,智慧,母仪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