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新的一年,告别原生家庭的阴影,找到自己的人生

新的一年,告别原生家庭的阴影,找到自己的人生

作者: 丹顶鹤的丹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09:51 被阅读45次

    在中国,每到春节,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破浪的交通工具里,都是回家过年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满心期盼回家过年,春运的洪流之中,有很多人是被文化传统裹挟着,被舆论压力推动着,不得不回家过年。

    那是因为,对这些人来说,父母不是温暖的源泉,而是儿时的痛苦回忆,原生家庭也不是身心的避风港,而是笼罩前半生的阴影。

    其实,在这些让孩子痛苦的原生家庭中,做父母的并非十恶不赦,大多只是庸庸碌碌的普通人。这些父母能够保证孩子的温饱,也能供孩子读书上学,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教养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让孩子的心理蒙上了深深的阴影。

    在这些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取得世俗上的成功,但他们并不拥有健康的自我,反而饱受心理问题的折磨。这些长大成人的孩子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克服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才能重新找回应有的健全生活。

    1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伊坂幸太郎

    在所有这些无证上岗的爸妈中,有两种类型的问题父母最为常见,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也最大。

    一种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品,而不是和自己平等的、需要尊重和理解的人。

    在这一类家庭中,控制欲爆棚的父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全方位无死角的掌控孩子的人生。他们喜欢强调自己是掌控者,孩子是服从者,如果孩子有一丁点挑战他们权威的举动,这些父母就会通过恐吓、打骂等方式逼迫孩子乖乖回到服从者的位置上。

    前段时间有一则报道引起热议:一位北大高才生赴美留学归来,却12年不进家门,还把父母的电话拉黑,拒绝联系。这位高材生撰写长文,深度剖析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掌控欲极强,连孩子穿什么衣服都说一不二;不论大小事情,只要孩子提反对意见,总是遭到斥责;从北大求学到赴美读书,父母都安排“亲朋好友”借照顾之名,控制孩子的大小事务。

    因为父母的过度掌控,这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心里也非常自卑。但他的父母却对此全然没有体会,在孩子内心承受着原生家庭之痛时,父母还在不断强调“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

    这些父母之所以竭尽所能控制孩子的一切,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和掌控欲,抵御自己内心深处的害怕、惶恐和空虚。可想而知,有这样的父母,孩子想要过好自己的人生是多么困难。

    一种父母让孩子补偿自己的人生缺憾,凡是大人缺失的,都要从孩子身上找补回来。

    如果做父母的在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没能得到足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他们就要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如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伤,也要通过孩子来得到抚慰。

    在中国,80后的父母在文革中度过了童年,习惯于服从“权威”,掩藏个性。当他们有了孩子,就常常将自己人生的不如意投射到孩子身上,迫切想要通过孩子来补偿自己的人生缺憾。

    如果父母因为时代原因没能享受高等教养,就会要求孩子努力读书刷学历;如果父母一生穷困,就会希望孩子发大财;如果父母是小老百姓无权无势,就会要求孩子考公务员当官掌权。

    不能说这些父母不爱孩子,但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孩子满足了自己的要求,才算是一个能报答父母的孝顺孩子,如果孩子不按父母设定的轨道走,无视父母的要求,就是一个自私不孝的逆子。

    2

    如果不幸受到原生家庭伤害,孩子很容易出现自我认知障碍。也就是不能客观的评估自己,不能正确的体会和表达情感,也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尊重。如果父母不滥用他们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本性和情感,孩子就会发展出健康独立的人格。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孩子不用取悦任何人。他感到不安全,可以害怕;感到伤心,可以放声大哭;有欲望没被满足,可以生气。不会因为表达真实的情绪受责怪。

    即使自己不是最漂亮、最聪明的,孩子也能接受并喜欢自己,因为父母无条件的爱着他,这份爱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但是,在有些家庭,父母爱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希望孩子具有的完美品质。这样的父母会说:“如果你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不喜欢你了。”哪个孩子能够承受得了失去父母的爱呢?

    为了留住父母的爱,孩子需要改变自己的本性,压抑自己的情感,去迎合父母的需求,就像戴上了父母给的面具,时间长了面具和自己融为一体,连孩子自己也不记得自己本来的样子了。

    在长大成人后,这些自我认知障碍的孩子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大,要么抑郁。

    自大和抑郁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自大中潜伏着抑郁,抑郁的背后也有自大的幻想。

    自大的人会尽其所能的把事情做到完美,因为从童年时起,他就习惯于通过努力赢得父母赞美。为了在大人眼中保持“好孩子”的形象,只能不断的修正自己来迎合父母。

    但是,在他内心深处,自大的人知道父母夸赞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本身。自大的人永远无法自由,因为他的自尊建立在别人的赞美上,一旦自己不再优秀,失去了这种赞美,他就失去了一切,自大就会转变成羞耻和抑郁。

    经常有新闻报道,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从小就只会考试,“情商”几乎为零,找工作四处碰壁,虽然有很多的面试机会,却没有单位愿意用他。原来的天之骄子很快失去了信心,整天混迹于网络,抱着大学毕业证在家里待业啃老,再也鼓不起勇气踏入社会。

    另外一些孩子也希望通过努力赢得父母的赞美,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达到父母的要求。于是这样的孩子常常受到父母的责备甚至否定,比如总被批评为什么拿不到第一名,总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被消磨殆尽,会觉得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个失败者,永远不能被父母接纳,陷入抑郁的泥潭。

    比如,孩子本身比较内向,但他的父母认为要在社会上吃得开,就一定要外向会来事儿。经常命令孩子在公共场合活泼外向,主动和人打招呼。但这是违背孩子的本性的,见到生人,孩子仍然敏感害羞,结果被父母严厉批评,孩子心里产生挫败感,在公共场合更加不敢说话,陷入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封闭了自己真正的感受,让父母灌输的负面认知在心里生根发芽,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花时间了解,不值得被好好对待,在孤独和自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

    原生家庭留下的伤害,并不是不治之症,更像是顽固的慢性病,只要方法得当,仍然可以慢慢痊愈。那么,如何抚平伤疤、回归健全的人生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接受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接受真实的自己。

    要想摆脱父母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刺破自己拥有幸福童年的幻想,刺破原生家庭和睦美满的幻想,体会和承认自己经历的痛苦。

    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也会承受深深的悲伤,但这些悲伤是通往真相的道路。只有正视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正视童年时受的伤,才能从一味的怨恨父母中解脱出来,在未来实现和过去的和解,和原生家庭的和解。

    毕竟被掩藏起来的伤口是没法痊愈的,正视创伤才可能治好创伤。

    其次,让自己成为独立的人。

    这里说的独立,包括了经济上的独立和心理上的独立。

    经济独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你有了自食其力的资本,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不会被他人的喜怒哀乐影响生活质量。

    但经济独立是摆脱原生家庭的基础,还不是根本。

    《欢乐颂》里,樊胜美在上海打拼,经济算是独立了,但还是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因为她在心理上还是把自己定位成“父母的孩子”,樊胜美的努力和上进,以及为原生家庭做出的牺牲,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关心,为了弥补童年时没能得到的爱。

    要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关键是心理上独立起来。

    你已经不是父母的孩子了,你是一个和他们平等的成年人,不再需要完全接受他们的想法和要求,也不用致力于竭尽所能的取悦他们。父母没能给予你的爱,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从别的亲密关系中得到补偿,比如友谊、爱情、温暖的家庭等。

    最后,尝试去和原生家庭和解。

    之前我们一直以孩子的身份仰望父母,现在,试着作为一个成年人去平视他们,带着你的知识和阅历去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审视他们的性格。我们会发现,父母也只是普通人。

    他们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一方面因为性格缺陷和认知狭隘,给子女带来诸多苦恼,一方面也尽自己所能的为子女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家,让子女有吃有穿的长大成人。

    当我们长大成熟,掌握自己的人生时,他们也老到不能像以前一样发脾气,我们可以选择最终与父母和解,像翻书一样把这一页翻过去,一起向前看。

    面对不完美的原生家庭,让我们正视它,接受它,依靠自己的强大内心消解它的负面影响。然后让痛苦的经历成为宝贵的阅历,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提供经验和能量。

    好书共读,欢迎关注公众号:丹顶鹤的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的一年,告别原生家庭的阴影,找到自己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s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