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行至花城,在好友家无意见到东野圭吾的《恶意》。日本文学我了解不多,到如今也只是记得许些经典的“斑斑点点,几行陈迹”罢了。特别是对于以推理、心理等方面为主题的日本新兴文学,我更是了解甚少。这也与我以往的阅读习惯不可分割吧。
东野圭吾的盛名早就远播海外,其推理小说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许多重要市场,特别是像吾国这般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待我上大学那会,许多同学便早已手捧东野小说,读得“入木三分”。而东野及其推理小说却依旧停留在我的想象之中,也许我的阅读取向确是与同龄人迥异吧。
书评我写得不算多,但大都却不是偶发感慨,随意之作。我写书评的方式虽说与他人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于每一本书的理解。写书评,太过随意不行,显得有失偏颇,太过刻意也不好,那样写既限制了书写方式,也圈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好的书评在我看来应是深入作品之后的自然抒发。
谈到东野的《恶意》,我们不妨先来看过他故事的整体布局,全文主要以野野口修的手记和加贺恭一郎的叙述作为故事推进。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写作手法并不怎么高明,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其实你早已被东野这看似简单而明了的结构迷惑住了,你已掉进东野所设的圈套之中。这也便东野这本《恶意》,能够诱人深入的原因之一。东野便是这样一位善于利用我们大多数人的“轻敌”心理的作家,也因为如此,他的小说才有别于其他作家的小说,脱颖于当代文坛。

弘一法师在谈到如何创作一副书法作品之时,他说:“章法五十分,字三十五分,墨色五分,印章十分。”若是按照弘一法师如此说来,这创作书法当中最为重要的肯定首推章法。所以好的书法作品大多都以章法取胜,继而才是其他方面。置于东野的《恶意》也是如此,东野先以小说整体的布局诱人深入,既以入圈,其次再给故事加料,使读者读来欲罢不能。
所以诸位在读东野的《恶意》之时,不妨先留意一下故事的整体布局,也许你会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若是我不先点明《恶意》故事的整体布局,那么接下来的书评,诸位一定无法很好的理解一、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