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网:对于周末还要持续更新内容这件事儿,内心深处小心其实也是拒绝的。但反过来想想,过于将周六日与周一到周五划分得泾渭分明,未尝不是“穷人思维”的一种体现。
因事就时,而不是因时就事,才是更符合效率与需求的正确价值观。那么“穷人思维”系列之前已经做了第一篇的推送,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二篇的推送。
促销活动,是自打人类有了商业活动以后,就一直伴随商业生存至今的。其生命之顽强,其实从另外一个层面,印证了其受众的广阔程度。在相似产品品质与近似产品价格前提下,营销活动似乎就成为了决定商家成功的与否的关键。
距离今年双十一电商狂欢节过去刚刚整一周的时间,虽然每过一年,在物流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快递的配送速度都有所提升。但是对于很多以数十件上百件为单位购物的剁手族而言,恐怕截至今天,也未必所有包裹都已经拿到手里。
双十一疯狂购物这件事,是刚性需求的消费吗?对于少部分人或许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正确答案是在自我安慰和催眠是“刚性需求”情况下的不理性消费。
举个例子,卫生纸这种日用品,肯定是刚需无疑对吧?无论是多么节省的人,以卫生纸为代表的家庭日用消耗品,定期选购依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常的采购频率是多少呢?差不多是半月到一月的使用量即可。但在双十一促销的刺激下,很多人一次性购买的卫生纸数量,可能用到来年双十一都未必能用得完。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诸如洗发水、洗衣液各类日用消耗品之上。
我们抛开一次性选购大量的日用品会使得家中空间杂乱,线上渠道日用品品质与线下渠道往往有所差别等因素不提,我们就说一件事,你如何能够保证,你在双十一购买的这一堆日用品,会比接下来直到用完它们之前,比所有时间内的线上、线下渠道价格都更低呢?
这显然不可能预测,因为促销活动权掌握在商家手中,而不同商家的营销策略截然不同。也就是说,你在双十一海量囤进的货物,并不能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最便宜”。而多数人的购物主因,就是自我催眠“此时购买,全年最低”。
比打折活动即批量囤进大量日用消耗品更严重的,是优惠即乱买的行为。因为前者虽然从消费的层面并不是十足的性价比之选,但后者则显然更不理性。前者是超量购买,但本质上还是需要相应消费的;后者则多数时候,本质上都是原本并不需要,但因为商家的营销与优惠活动,最后非理性购买。
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什么呢?就是某些商业环境的会员卡办理行为。比如在商业街里,一位健身房的销售人员订上了你,然后一路跟着你推销健身卡,说得是天花乱坠,优惠力度是惨绝人寰。作为一个之前从不健身的人,你顿时有些心动,尤其是想象最近的体重,于是觉得办张卡也好,就像销售人员说的,“平均一个月去一次”费用就回来了。
但办卡之后的实际情况呢?还真就平均一个月都去不了一次。因为健身这件事本身,对于你而言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你非但不喜欢这件事,甚至由于繁忙的工作和人体本身的倦怠心理,你甚至潜意识里都会不断给自己找理由,排斥前去健身。最终的结果是,这笔消费完全没有意义,属于“优惠就乱买”的典型。
还有,大家都知道,超市里的促销活动,其实相比其他商业业态,真心方式并不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打折促销。将原本的白色商品价签,换成现眼的红色或黄色促销价签,然后消费者的目光,就会难以控制地被吸引过来。
本着“有便宜谁不占”的心理,许多消费者对于优惠的印象,无限趋近于“白捡”。这样一来,大脑中负责理性判断的神经元,显然就被攻陷,无法分别出究竟该不该买,该买多少,只剩下买买买这一种行为。
乱买的本质是什么呢?是非计划性冲动购买。比如原本打算去超市买点菜回家做饭的,结果由于正巧碰上了超市的促销活动,这个也便宜,那个也打折,于是就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前来购物的初衷和打算,开始了随机性的消费之旅。普通人对于非计划性消费,最终消费金额的心理控制力,其实非常薄弱。
很多人认为日常理财的关键是记账,其实这种方法相对控制消费本身而言,存在滞后性。因为你是钱已经花出去了,才记在账上,然后还不一定后面会再看,最终记账要么是只能后期惊叹花了这么多,要么就压根只是为了记账而记账,一笔糊涂账。
那么小心对此的建议是什么呢?是制定消费计划。所有准备消费的非刚性日用品,根据价格设定思考次数。比如说,打算买一件1000元+的大衣,那么可以设定三次思考次数,彼此之间时长可以设定为一周。也就是说,如果每周思考一次,三周思考三次之后的结果,是你还是非常想买。那么你也别纠结什么是不是瞎花钱了,毕竟钱挣来,原本就是花的。
但事实上,如果你采取这样的分时分段限定消费法,起码一半以上的不必要消费,都是可以避免的。原因很简单,不必要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冲动型消费,那么打出提前规划+多次思考的策略后,自然冲动消费就基本被时间所冲淡。甚至于,第三次跳出消费提醒时,你自己都会纳闷,为什么之前会想要买这样一件东西。
当然,以上策略仅针对消费而不适用于投资,投资永远需要保持足够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