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挺过了漫长的学校生涯,迎来的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站在人生这条起跑线上,其实是进入了一条新的赛道,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你站在起点,单凭普通人读几年书就想超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那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为什么说寒门再难出贵子,看看这些你就明白了!
1.留不住生源。很多农村薄弱学校根本就留不住好的生源,规模却越来越小,生源流失相当严重,有很多一二百学生的麻雀学校依然在苦苦支撑。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孩子,学习成绩稍微优秀一点的孩子,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绝大部分都转到了城区学校就读。
凡是留在农村基层薄弱学校就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没有门路和渠道转走的孩子,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祖辈代管的留守儿童。
2.留不住教师。
乡村学校条件不好,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稍微有一点关系,有点门路,有一点渠道的教师,能调走的都想办法调进城区学校,或者干脆跳槽转行另谋出路。
留在农村基层薄弱学校任教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没有条件调走的老师,或者是年龄偏大的老师。
3.家庭教育缺失。
留在农村基层学校读书的孩子,大部分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够重视,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就更是做得不好。
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就是一种放任自流式的教育。留在农村任教的基本上都是年龄偏大的教师,且大部分都是学历层次不高,教学理念、方法比较陈旧,且学科搭配不够均衡。
其中还有一部分家长特别的袒护,溺爱纵容孩子。
尤其是祖辈代管的留守儿童,就更是难以管教,家庭教育方面就更是不到位。
4.学习氛围缺失。
农村薄弱基层学校几乎就没有学习的氛围。
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就那么几个,绝大部分学生都厌学,不把学习当回事。
打架,违纪,逃课,抽烟,酗酒,早恋,赌博,欺凌、偷盗等等,在这样的薄弱学校几乎成为一种常态。
5.社会环境复杂。
越是偏远贫穷落后的地方,社会环境越复杂。
孩子很容易受到这些社会环境的感染和影响。
农村基层薄弱学校的很多孩子都沾染了很浓的社会习气,家长管不了,教师不敢管,学校也不能管,学生变得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身处农村基层薄弱学校任教的老师,一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这帮孩子清纯可爱,他们本身没有错,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谁又能改变和拯救得了他们?
所以,在这样的学校任教的老师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呢?
真的是无奈,无助,无力,心力交瘁,痛苦不堪,如此往复下去,本身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怎么出寒门,怎么出贵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