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金钱的行业总是容易引起纠葛,而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则让“公益”等类似的词汇至今都处于一种微妙的敏感状态之中。近年来刚刚兴起的网络互助,有些不巧地生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也正因如此,这些既要经手金钱又属于公益范畴的各家网络互助平台,绝大部分都极其爱惜声誉、注重避嫌。但令人有些困惑的是,水滴互助,这个互助行业中知名度一直不低的平台,在此方面却是个例外。
患病后若要获得赔付,反而要先交给平台4000元?
上个月,水滴互助的百度贴吧中出现了几条帖子,它们来自几位怀揣着不解或不满情绪的用户。
引起这几位用户关注的,是一项叫做“调查费”的收费。原来,在水滴互助微信公众号的“申请互助”选项中,用户们发现了这样一段信息:如果用户已经度过等待期,希望申请互助金,那么流程规定此时需要第三方调查机构加入,而调查所需的4000元费用,需要互助金申请者承担。
这也意味着如果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了调查活动,而互助金申请者最终又被判定不符合标准,那么申请者就将面临既得不到互助金又损失了4000元调查费用的窘境。
陡然增加的不确定性也让某些用户感到恼火,在随后的跟帖中,一位用户便怀疑水滴互助此举别有用心,甚至使用了“骗子”之类的不字眼。此前,贴吧中便有用户询问如若被认为不符合规定是否会退还4000元调查费,本次的帖子中吧主“水滴互助野马”做出的回答是“如果有不符合条款和规定的因素,就先跟工作人员核实一下再支付”,相当于印证了4000元将不会退还。
而另一篇同样不满4000元调查费并表示自己已“上当”的帖子,已显示被删除。
调查固然必要,但用户感受同样重要
对于平台而言,调查确是必要的,调查费用由互助金申请者支付,兼具一定的“保证金”功能,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实际上,用户的情绪很可能并不完全来源于4000元保证金,而是积累而来。
在避嫌这个方面,水滴互助做得始终谈不上成功。自2016年发力起,水滴互助在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便惹上来了不少猜疑。
年初的“打鸡血”活动中,大量用户称充值参与后点击屏幕毫无反应,其中不乏怀疑该活动是水滴互助为了收回前期投入而设的骗局者。随即有细心的网友根据中奖比率计算,参与者充值的总额将高于发出的奖金,遂表示希望水滴互助可以公示剩余资金的去向,但水滴互助并未作出回应。
一次回应的缺席不会引来多少猜疑,但不久后的4月,许多人发现水滴互助“中青年抗癌计划”在赔付期到来后会员大量蒸发。4月7日到4月13日, 该计划会员数以一天一万左右的速度在减少,在4月13日一天减少了18万,而5月3日竟一天消失20万。质疑之声自此开始强烈起来,许多用户认为水滴互助曾在会员数中注水以使互助计划显得投入更低、更有保障。
而接下来水滴互助未与用户商议便修改互助条款和将计划条款中承诺的单次事件30万元赔付执行成了先行赔付3万元后续再补的做法,则彻底惹恼了许多满腹狐疑的用户。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节点上,水滴互助竟然没有公示30万元中剩余的部分是否付妥,对此前的种种质疑,也始终没有什么回应。
如刚才所言,收取4000元调查费本身不见得存在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如果这个举动来自一个在用户心目中形象已不是那么完美的水滴互助,便很难谈得上是什么明智之举了。调查固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不能重视用户的情绪,不能与用户形成良好透明的沟通来消解怀疑,信任危机所带来的长期损失,也远非每个互助金申请者交出4000元所能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