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白话解释】
孔子说:在我以前的时代,学礼乐的人都很朴素,看起来是乡野之人。而当今之世,学礼乐者都不像乡下人那样朴素,逐渐趋于虚饰,注重形式、外相,走路说话文诌诌,真诚的情感逐渐丧失了,看起来像朝廷之卿大夫一般。如果要运用礼乐来治理天下国家,我选择以前时代质朴的礼乐,因其不失仁本,可使风俗归于淳朴。
【章旨】
此章是孔子讨论礼乐的本源,礼乐无本则不立,孔子以为与其多文虚饰,不如归于质朴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鲁哀公四年,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当时吴国伐陈,楚国出兵救陈,听闻孔子在陈蔡之间,便派人来请孔子。孔子将往楚国,陈蔡两国大夫惟恐楚国重用孔子以后,将危害他们,因此共同派兵围困孔子,令孔子与弟子断绝粮食。后来孔子派子贡到楚国,楚昭王出兵来接孔子,替孔子解了围。
白话翻译:
孔子说:跟从我周游列国受困于陈蔡的学生,都没有在陈蔡两国做过官,跟陈蔡大夫没有来往,才遭遇这种困境。
意即应该要先跟该国有交情,虽然困于陈蔡可说是磨练众人在道上的心志,但也必须反省在人情世故上是否圆融。
【章旨】本章言困于陈蔡之因。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白话解释】
孔子座下,德行优秀者,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口才、长于辞令者,有宰我、子贡。办事的干才有冉有、季路。擅长诗书六艺,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培养人才,首重人格,故须先有道德教育。德行科弟子是懂道而能立身者,列为第一。而须将所学实现于言行,所谓口为祸福之门,故言语列为第二。言语不错方能办事,故言语列为第三。文学列后,表示有质地学文方能受益。
【章旨】
此章言孔门四科,德行列为第一。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白话解释】
孔子说:颜回啊!他天资颖悟,他不是一个在教学上对我有所助益的人啊!他对于我所说的话,从来不质疑问难,总是一听,就能衷心喜悦,完全理解,不再发问。
颜回一听就知夫子深意,能完全领会,不再发问,既无问题,孔子便不再发挥,而在座的其他弟子不能获益,因此孔子的教化不能普及他人,所以说:「回也,非助我者也」,这是孔子的反面文章,言外之意,是赞美颜回的悟性极佳。
【章旨】
此章称颜回之贤。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为何颜渊听课听得很高兴,却对孔子没有帮助?
2.哪些学生与孔子之间的问答,对孔子很有帮助?
3.问问题有时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其他听课的人,或者为了后代人而问,聪明如颜渊难道不知道此理,为什么这么不慈悲?
4.从本章是否可以知道颜渊的修为已经到什么样的程度?
冯韵吕:
老师好。感恩老师每日的用心教学和启发,学生试答今天的问题,以抛砖引玉:
1.为何颜渊听课听得很高兴,却对孔子没有帮助?
因为颜回对孔子教学的内容都能迅速领悟,内心充满喜悦,所以不再发问。没有发问老师就没有再进一步发挥和讲解,在座的其他弟子就不能更多地获益。所以孔子说对教学没有帮助。这是孔子作的反面文章,孔子言外之意是颜渊悟性极佳。
2.哪些学生与孔子之间的问答,对孔子很有帮助?
孔子弟子中宰予问难(问三年之丧,问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樊迟很善于在适当的场合问适当的问题(比如樊迟问智问仁从游舞雩之下问求雨词);子贡(问君子问政问友问仁问士问好恶问为仁问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张(学干禄、问礼的传承、问善人之道、问明、问崇德辨惑、问政、问达、问行、问仁);子夏(问孝问政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游问孝;子路(问政、问士、问成人、问仁、问君子、问勇);原宪问耻;仲弓问政问仁;林放问礼之本;南容问不得其死或有天下;颜渊问仁问为邦。这些问答都是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些问答成为了经典,经受年代的考验,其智慧的光芒愈加熠熠生辉。
3.问问题有时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其他听课的人,或者为了后代人而问,聪明如颜渊难道不知道此理,为什么这么不慈悲?
颜渊课上一听就明白,内心喜悦没有问问题,但是课后能够把所领悟的道理和同学阐述,并能将孔子的未尽之意加以阐发,颜子的复讲极大地帮助师兄弟们学习和提升,受到孔子的称赞。
4.从本章是否可以知道颜渊的修为已经到什么样的程度?
颜子未六十已达耳顺的境界,与孔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还差一步。
时哉老师:
孔子六十而耳顺,耳顺之人,能够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也就是知言者的心意。此外无论什么样的话语,即便是攻击他的言语,他都能透过思维,使之成为有益于己的力量,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是为耳顺。颜渊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就是有这样的内涵。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白话解释】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他使外人对他的父母兄弟没有非议的言论。
闵子骞的后母偏爱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冬天给他们穿厚暖的外套,让闵子骞穿芦花冒充棉衣的外套,有次闵子骞为父亲驾车,冻到手麻而不能控制马辔,父亲见了怒鞭他的衣服,跑出芦花来,知道是后母虐待闵子骞,要逐出后母,闵子骞向父亲求情,留后母在家只有他一人受寒,如将后母逐出,则连同两位弟弟一起受寒。这番话感动了父亲,让父亲取消休妻的决议,使后母心生感激而成为他的慈母,他的两个异母弟弟也受感动而行弟道。可见闵子骞的孝是能齐家的孝,使外人对他的父母兄弟没办法有毁谤。
【章旨】
孔子赞美闵子骞的孝是能和合家庭的孝。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6)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白话解释】
孔子的弟子南容读诗,读到《诗经‧大雅‧抑》篇讲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说白玉上有缺点,尚可磨灭,但言语有缺失,则不可磨灭。南容于是多次复诵思维,如此谨慎学习到了极处,必然对言语很谨慎。孔子将兄长孟皮的女儿嫁给南容。
【章旨】
此章赞美南容的慎言。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白话解释】
季康子想任用人才,故问孔子:你的弟子当中,谁是好学的人?孔子回答:学生当中颜回好学,不幸他短命而死,眼下没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
季康子想任用人才,为何不直接问孔子弟子中谁善于办事,是因为他知道人才从好学来,好学是办事的第一条件,故有此问。孔门座下,不乏好学的学生,孔子却独说短命而死的颜回,是因为鲁国朝政把持在三家大夫手上,三家大夫眼中无国君,孔子不想推荐人才给他。
【章旨】
此章称颜回的好学。
大家好,以下论语问题与大家交流:
1.颜渊既然三月不违仁,仁者应长寿,为何他早死?
2.颜渊之死孔子为何如此伤心?
3.颜渊的父亲颜路为何请孔子卖车买椁?孔子依身分不能卖车,难道不能出钱帮忙买个椁?
4.这几章对我们现今生活可以有哪些启示?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白话解释】
颜渊死,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将孔子的车子出卖,所得资金来买棺外的套棺。孔子说:人的儿子虽然有才与不才的分别,但在父亲的立场是相同的。我的儿子鲤过世,有棺木而没有棺外的套棺,当时我也没有卖车为他置办套棺,因为我有时要随大夫上朝,不可以步行。
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虽不作大夫,但国家有大事,仍然上朝,所以谦虚的说:有时要随大夫上朝。事实上孔子周游列国,不告而别,是没有被辞退的大夫,而古时大夫不可徒行,诸侯赐命之车不可卖于市。
颜路的请求,或因与礼制不合,所以孔子不许。
【章旨】
记孔子因颜回之死,对料理丧事,备办棺椁所持的态度。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白话解释】
颜渊过世,孔子伤痛的说:噫!这是老天爷要亡我啊。这是老天爷要亡我啊。
孔门弟子中,颜回最了解夫子之道,是孔子心中的道统传承者,颜回一死,孔子痛失传承,道统无人继承,天下苍生又会如何。因此有天要亡我的感受,而发出如此悲痛的叹息。
颜回早死乃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闻颜回之死,孔子不能无私情,而这章主要的宗旨是叹苍生无福。
【章旨】
孔子因颜渊之死,叹息失去传道之人。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孔子哭之恸,这算不算过失呢?是否学易可以无大过,但是孔子免不了有小过?
2.颜渊是仁者,但却没有长寿,有认为是因为众生无福,所谓的共业所导致,但是颜淵理应有他的别业,所谓个人因果个人负责,为何承担起利益众生事业的人,反而会因此早死呢?
谢秋莲:
学生就今日问题试言陋见,恐多有谬误,请老师批评指正:
1.孔子哭之恸,这算不算过失呢?是否学易可以无大过,但是孔子免不了有小过?
答:孔子自承“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说自己“空空如也”,已达无过之境界。颜渊死于公元前481年,此时孔子71岁,已经起心动念都无过失了。
有种误解以为圣人是没有情绪的,情绪就是过。其实不然。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证得中道,是毋毋意、毋毋必、毋毋固、毋毋我的,这是在本体上讲,孔子没有“我”的烦恼、执着,没有由自私而起的各种情绪。可是孔子同时又是一位仁者,他入世间来做传承道统的事业,必须有是非好恶、有喜怒哀乐,只是他的情绪发出来都是“中节”的、利于教化、利于众生的。
回到“哭之恸”这件事,孔子对颜渊的去世如此伤心,而且明确说,我不为颜回哀痛,还能为谁哀痛呢。唯有颜渊可以让孔子如此伤心,是因为颜渊是道统最好的继承人。在颜渊之前,孔子的儿子也不幸去世,孔子的伤心并没有到此地步。孔子依循本性自然发出的哀伤,凸显道统的尊贵,道统继承人比血脉继承人更为重要。
2.颜渊是仁者,但却没有长寿,有认为是因为众生无福,所谓的共业所导致,但是颜淵理应有他的别业,所谓个人因果个人负责,为何承担起利益众生事业的人,反而会因此早死呢?
答:颜渊的早死并不能得出承担利益众生事业的人会早死这个结论。从逻辑上来说,承担与早死两者之间不是因果关系。举例来说,承担而长寿的人也比比皆是,尧舜禹的寿命均在百岁左右、孔子享年73岁,这在古代都算长寿了。
回到昨天仁者寿的问题,仁是因,寿是果。因是结果的可能,而不是一定会结果,就如种子不是一定能长出苗直至长成大树,还需要阳光、水等缘。因缘具足才能结果。水土不好,种子也难为;又或者种子还在萌芽中,结果尚待时日;又或者本来种子只能结小果,现在已经结成了中果,本来只能活30岁,如今活到了41岁,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缘起实在是甚深难明啊。
时哉:
@谢秋莲[强][强]很高兴大家互相脑力激荡,道统在人身上,不在书本上,颜淵提早过世,绝对是众生的重大损失,道没有人传,留再多的经书也无益。虽然有曾子传承道统,但若颜淵在世,又会是何等的光景呢?
此处也非常同意仁者寿的相关分析,但再试着提出两个问题,不知大家有何高见?
1.颜渊早逝,离开孔子,离开唯一的至圣,对他是不是损失呢?
2.如果顔淵是因为营养不良而提早过世,他是不是有过失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是吗?
谢秋莲:
学生试答老师上述问题,恳请批评指正:
1.颜渊早逝离开孔子,离开唯一的至圣,对颜渊是不是损失?
答:因缘使然,当离开则离开。至于是不是损失,末学以为,好学的人无论在拿,都会去找好老师、都会有好老师教。
2.如果颜渊因为营养不良而提早过世,是不是有过失?
答:以颜回耳顺之境界,当已无大过,但难免会有细微的过失。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那是不要为无意义或者不义的事情去损害身体吧。孝有小孝、中孝、大孝。养身、养亲是孝,为国为民也是孝。喻亲于道,助亲成道是大孝。若为大孝而不得不伤害身体,不能算过失吧。当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正义的使命,该保护、能保护身体的还是要去保护啊。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白话解释】
颜渊死,孔子到颜家去吊哭,哀伤过度。随行的诸弟子说:老师您哀痛过度了。孔子哀痛过度而不自知的说:有吗,我有哀痛过度吗?既而一想,确实过于哀伤,便说:我不为颜回哀痛,当为谁哀痛呢?
事事讲求中道,所谓「发而皆中节」,此时孔子却哀伤过度,是因为在私上他痛失颜回这一位好学生,在公上是痛失传承,慨叹苍生无福,故哀伤过度而不自知。
【章旨】
孔子因为颜渊之死,表示深切哀痛的心情。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颜渊死,孔子哭之恸,虽然违礼,但多认为真情流露,没有过失;此处门人厚葬颜渊,虽然违礼,不也是真情流露,所以没有过失?
另外关于昨日讨论的问题,补充一些看法与大家交流:
假如颜渊过世是因为没照顾好身体,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又差点断送文化道统,这应该不是小过失,而是大过?但孔子曾对哀公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许多的推论,往往也比不上当时代可靠之人的言论。并未听闻孔子有批评颜回疏于照顾自己的过错。
好学之人虽然总是会找到善知识学习,但亲近至圣又何尝容易。未能继续跟随孔子学习对颜渊来说应该也有遗憾之处吧?不过他的好学,从未浪费在孔子身边的一分光阴,也可说不枉此生的因缘,而真正亏损的是芸芸众生。
孝子丧亲也会在真情流露中不能自己,所以孝经或者礼经上都提到,不能以死伤生,三天要吃饭,百日要足哭,不能过分悲伤,所以孝经说:毁不灭性,这是圣人的政治。
如果为了父母、为了弟子可以哭之恸,圣人毁不灭性的礼法又何必遵守呢?孔子之恸会不会也有流弊?
冯韵吕:
孔子之恸并不是对所有弟子都哭之痛,甚至对自己儿子死去都没哭之恸。孔子只为颜渊哭,是哭道统失传,是为天下苍生而哭,不是为自己的私人利益哭。为了大众的利益,怎么哭都不为过。 喜怒哀乐之未发,謂之中,发而皆中节謂之和。从某种角度来说,孔子之恸是发而皆中节的。孔子这一哭,是为民族文化的永恒遗憾而哀歌,是千年一叹。永远警醒人们记住文化传承的可贵和重要。
时哉:
[强][强]真情流露要礼的节制,但礼也不死板,不是用刻度去量,哭超过某种数值、超过几天就是违礼,没超过就合于礼,礼也是要照顾人情。
孔子当下的感情流露,跟事后门人要厚葬的决定,如同几位老师所说,这在流弊上会有不同,厚葬容易造成丧礼的歪风,哭之恸整件事情反而显出孔子的真感情以及颜渊死的令人惋惜,当不至于有鼓励孝子哀毁灭性的效果。
大家的讨论中真的获益良多[愉快]
今天这章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哲学问题、人生问题
1.到底有没有鬼神,孔子怎么看?
2.子路为何想知道如何事鬼神?為何想知道死后的情况?你会想知道这种问题吗?
3.人事跟鬼事有何相通处?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白话解释】
颜渊死,孔子的弟子们特别是颜回的父亲颜路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但阻止不成,弟子们厚葬了颜回,孔子感叹的说:颜回,你待我如父,而我却没办法待你如子,使你的丧事不合礼制,这不是我,而是因为你的师兄弟啊。
孔子虽待颜回如子,但丧礼一事没办法把颜回当作儿子,因为真正能做主的是颜路。本章可以看出孔子自歉而又责备门人。
【章旨】
孔子因颜渊家境贫穷,不主张厚礼而葬。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白话解释】
子路问要如何事奉鬼神。孔子说:事奉人的道理跟事奉鬼的道理是一样的,能事奉人,方能事奉鬼,事奉人尚且办不到,如何能事奉鬼,若能尽人事即能尽鬼事。子路又问:敢问人死了以后去哪?孔子回答:生跟死的道理是一样的,不知道生从何来,如何会知道死往何处,想要知道死去何处,应当要先知道生从何来。
【章旨】
此章明孔子不说无益的话。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3)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白话解释】
闵子骞等弟子在孔子身旁侍奉,闵子骞有中正的气象,子路有威武刚强的气象,冉有、子贡有和乐的气象,夫子很高兴学生们透过适性而教,各自坦率的显露自己的性情,都是正大光明的气象。
孔子说:子路阿,因为他的性格,在乱世容易招祸,难与小人抗衡,不能得到寿终。
「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应该与前段是不同时空背景下所说的,因为与前文文气不对,也不符合孔子的形象,此句是孔子感叹子路这么好的学生在乱世必不得好下场,很可惜。
【章旨】
此章孔子喜见弟子各尽其自然之性,并对子路刚强的性格予以告诫。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白话解释】
鲁昭公想改建长府,长府是国家藏兵器及财物的处所。闵子骞委婉的劝谏鲁君说:依循旧有的规模略加修补即可,如何。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不说就罢了,一说必定切中要害、恰到好处。
此章言「鲁人」乃春秋笔法,鲁人指鲁昭公。鲁昭公一生受制于季氏,悉心想铲除季氏而力不足,不敢轻易用兵。季氏当道,即便是在国君左右的臣子,也多为季氏耳目,所以昭公迁居入内库,内库中所储藏的武器可成为补给资源,而且邻近季氏家,便于袭击季氏。所以昭公入长府,是要利用长府为讨伐季氏的基地。而长府毁坏,昭公想要改建。
闵子骞知道昭公的意图,但季氏得民已久,难以用武力解决,所以闵子骞委婉的劝谏。
【章旨】
此章劝国君不要轻举妄动与劳民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子路为什么在我的门下弹琴,弹出这样的音调呢?因子路性格刚勇,弹琴瑟欠缺和平的意味。门人不了解老师此话的意思,以为孔子轻贱子路,因此对子路不恭敬。孔子便以比喻对门人解释说:子路,已经是升堂的学生,只差还没入室,岂可不敬。
堂,是古代住屋的正厅,通常比地面略高,有石阶上登。由外入内,必然先入门,再登上厅堂,成为「升堂」。厅堂后面就是内室,必须先登上厅堂,才能入内室。孔门弟子求学,可以分为入门、上阶、登堂、入室四阶段,由浅入深,程度不等,最后能入室的学生如颜回,固然最难,子路升堂又何尝容易。圣人教育,步步引进,子路虽已升堂,但尚未入室,所以谈论子路的琴音,正是期勉他继续深入。
【章旨】
此章言子路才学分限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白话解释】
子贡问孔子:师兄子张与子夏谁比较高明。孔子回答:子张的气象比较开阔,但往往有失中正,如同狂者,不合于中道。子夏的气象比较拘谨,行为过于谨慎,也不合于中道。子贡说:这样说来是子张胜过子夏囉?孔子说:太过与不及是相等的,都不符合中道。
「过犹不及」,以走路到目的地做比方,走得超过及走不到,都是未达到目的地,所以不分高下。又以射箭做比方,射得太远或太近,都没办法正中靶心,所以无分轩轾。所谓中道,要在无过、无不及。
【章旨】
本章过犹不及,正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通达形而上的学问,入世时能依时进退恰到好处,从容中道。
大家好,以下论语问题与大家交流:
1.过与不及是指什么方面太过,什么方面不及?
2.积极不是比消极好吗?子贡认为子张的过比子夏的不及高明,为什么孔子没有同意?
3.如何能达到中道?
谢秋莲:
老师好,学生试答今日问题,就教于师长[抱拳]
1.过与不及是指什么方面太过,什么方面不及?
答:子贡问孰贤,孔子回答过犹不及,那么这个过与不及应该是指贤的过,与贤的不及。两人都是弟子中的贤能者,只是颛孙师(子张)过于进取,不该为而为,而子夏则谨慎到过于保守,该行动而不行动,错失时机。
2.积极不是比消极好吗?子贡认为子张的过比子夏的不及高明,为什么孔子没有同意?
答:一般都认为积极比消极好。可是在不合适的时机积极,就不如持消极态度。比如,论语中记载子夏的言论说“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在没有得到一个人的信任之前,就不要很积极地去跟人指手画脚、批评人家,这就是先取信于人再来积极劝说,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不懂如何与孩子建立一个亲密信任的关系,而是积极地去讲道理、批评孩子,好像是为孩子好,其实效果却可能适得其反。
同样的,该积极的时候消极,也是不妥。比如如今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正是应该好好学习、承担之时,却不懂抓住时机找好老师去学习,就是不及。
子张性格开张、庄重,勇于进取,可是《列子》中说“子张之庄贤于丘也,但能庄而不能同”,该和光同尘的时候不能和光同尘。子夏则趋于保守,学习为自己修身而学,在利益苍生的心量上还不够,因此孔子勉励他要“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过与不及是一样的,都不合中道。因此孔子不称许过比保守好。
3.如何能达到中道?
答:“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中道是很难的,可是这是孔门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生的出路。难学而学,难行而行。通过学道和入世行仁的历练,掌握时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白话解释】
季康子比周朝王室的冢宰(周公)更有财富,富可敌国,而冉求在季氏家作家臣,不但不能改正季氏之恶,还更为季氏搜刮财富,是助季氏为恶。孔子因而责备冉求说:这个人不再是我的门生啊!若是我的门徒,应当崇尚仁义。今天冉求为季氏聚积财富,有害仁义,弟子们,可以去鸣鼓声讨冉求的罪。
【章旨】
此章记孔子因反对鲁国权臣的苛政,深责弟子冉求不能匡时救弊。
冯:
大家好。末学试答今天的问题,请师长们批评指导:
1.季氏这样僭礼的权臣,孔子为何让弟子们去当他的家臣?
当时周朝衰落,各诸侯国不把天子看在眼里,有样学样,各卿大夫自然也不把国君看在眼里,家臣则不把大夫看在眼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大局势改变不了。孔子自身未遇明君不愿意出来做官。但是对于学生当官,他不赞成也不反对。但有个底线,就是不能在弑父弑君的大夫家里做官。
2.冉求被孔子如此责备,为何还可以成为十哲?
论语讲要说:季氏的土地比鲁君还多得多,但还不满足,仍然向民众加征赋税。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得很清楚,敛财之事出于季氏,但孔子只责备冉求,而不责备季氏,因为季氏不足以责备。因此冉求是代季氏受责并不妨碍他成为孔门十哲。
3.如果你是冉求,此时会如何做呢?
在无力回天的大局下,希望有能力表面上听从季氏的,暗中想办法把这些财富用于改善民生,投资教育等等,帮自己也帮季氏积点阴德。如果不行则离开。[微笑]
先补充一下关于昨日冉求协助季康子加税的讨论。
左传哀公十一年,冉求对季康子想要更改税制一事询问孔子,问了三次孔子都没有正式答复,但私下对冉求表示,政事要依据礼来衡量,不应贪婪。虽然如此,结果就是季氏执意加税,然后冉求就挨骂了。
说到底,这是季康子执意要做的事情,冉求阻止不了,身为家臣只能执行上意,此时该如何是好?
孔子让弟子们到权臣底下做官,还是要有条件的:1.要有能力。光品德好是不行的,所以子路想让孝顺有爱心的高柴当费县长官,孔子说“贼夫人之子”,因为高柴能力还不够。2.虽为具臣,常常阻止不了上意,但过于违背伦理、礼制之事,他们也不会跟从的,所谓“弒父弒君”、“季氏将伐颛臾”都会因为孔子弟子的立场,让权臣不敢放纵。3.在可能的范围内,他们从政是可以利益百姓、保家卫国,此观哀公十一年齐鲁之战,或者子贡救鲁国可知。4.真无可做为,三谏不从可去。
本章孔子责备冉求的话语如此之重,或许已经到了三谏不从可去的地步了。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白话解释】
高柴愚直,呆板不知道变通。曾参鲁钝,悟性不足,学习有障碍。子张过于开张,不知道收敛。子路刚强,外相上有失礼容。孔子说:颜回,虽然未达到圣人的境界,但也差不多了,他能一次次达到体空的境界,是形而上的通达。子贡不受传承的天命,分心于营利,无法专心学习圣道,然具有推比的能力,常由推比而体悟性与天道。
此章孔子简评六位弟子的才性,孔子深知弟子高柴、曾子、子张、子路的个性,并能循循善诱,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使弟子们经过学习而能合于中道。而孔子独拿颜回与子贡做比较,乃较量他们在形而上的差距,可见谁能学习性与天道,并花时间在性与天道上,谁就是传承。
【章旨】
此章记孔子历评弟子悟性与个性中的偏失,语之使知自励也。并以颜回子贡做较量,评论两者通达大道的差别。
谢秋莲:
学生试回答今日问题,请师长们批评指正:
问:个性能改吗?需要改吗?孔子针对不同个性的人因材施教使之进步,人的个性本来不同,不用去改对吗?
答:1.个性很难改,但并非不能改。就如此章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可是经过孔子的调教,呆板的高柴在遇到卫国内乱时,却知权变,从容而退,保全自己,不因不义之争而送命;鲁钝的曾参最后传承了孔门心法;开张的颛孙师虽然最终未得中道,但也日渐趋近,后期性格更为内敛厚重,成为之后儒家八大派之一;子路刚强有失礼容,临死之前却能结缨而死,此外他能片言折狱,如果光有刚强没有理智,也不可能做到。
2.性格决定命运,怎能不去改导致我们犯种种罪过的个性呢?!但是习性力量真的是很强,改起来很难,必须有高人指点、有团队切磋,才能更好地调整我们个性。就像孔子这样,有高明的老师、有众多一心向善的师兄弟,里仁为美,才能改变命运。
也请问大家,从今天分享的这章论语中,您对个性与才能有什么样的体悟呢?
个性能改吗?需要改吗?孔子对于每种不同个性的人,都能施教使之进步,每个人本来就不同,个性不用去改,对吗?
学生试回答今日问题,请师长们批评指正:
问:个性能改吗?需要改吗?孔子针对不同个性的人因材施教使之进步,人的个性本来不同,不用去改对吗?
答:1.个性很难改,但并非不能改。就如此章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可是经过孔子的调教,呆板的高柴在遇到卫国内乱时,却知权变,从容而退,保全自己,不因不义之争而送命;鲁钝的曾参最后传承了孔门心法;开张的颛孙师虽然最终未得中道,但也日渐趋近,后期性格更为内敛厚重,成为之后儒家八大派之一;子路刚强有失礼容,临死之前却能结缨而死,此外他能片言折狱,如果光有刚强没有理智,也不可能做到。
2.性格决定命运,怎能不去改导致我们犯种种罪过的个性呢?!但是习性力量真的是很强,改起来很难,必须有高人指点、有团队切磋,才能更好地调整我们个性。就像孔子这样,有高明的老师、有众多一心向善的师兄弟,里仁为美,才能改变命运。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9)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白话解释】
解法一
子张问资质美好的人,所应走的途径。孔子回答说:他们应该研读诗书礼乐,若不遵循诗书礼乐的路走,即使资质再好,学问道理也不能进入精微深奥之处。
解法二
子张问善人如何学习圣贤之道。孔子答覆,要追随圣贤的足迹,意即实践圣贤之道,才能走入圣贤的堂奥,成为圣贤。
解法三
子张问通往善人之路,此善人可以包括君子、圣、贤等。孔子回答说:不走他们所走的过路,如善人的见地与行持,也不会进入他的奥室,不能与他们一样有所成就。
【章旨】
此章论善人所行之道,诗书礼乐,即是圣贤的行迹。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0)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白话解释】
解法一
孔子说:善人之道有三的特点,一是言论笃实,所言皆善,二是身无鄙行的君子,三是脸色庄严,使小人敬畏,三者都可以称为善人。
解法二
言论听起来很笃实,要细心观察,究竟是言行如一的君子,还是容色装出来的乡愿呢?
孔子对人的辨识,一向注重他实际的行为,而不单凭他的言论和外貌,因为言论可以伪装,外貌可以虚饰。
【章旨】
此章历代诸儒,说法不一,以上二种说法皆阙疑。
君展:
各位师长,今天分享的内容,后学还看到两种解释,不知对不对,烦请老师指正。
解释一: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通常被解读为“不踩着圣贤的脚印走,道德学问很难到家。”这种解读源于程子:“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孔子鼓励大家墨守成规、亦步亦趋?
但与后一句“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合起来读,我们又会发现,孔子在这里是想告诫子张善不可以光看表面和形式,更不可以偏于一家之言,固执己见。其言外之意是说:道的伟大奇妙之处就在于她不是可以被规定、被限制、被定义的,所有企图给道下一个明确定义的做法都是对道的扼杀!
解释二:道是需要在实践当中去践行去体悟去扩充和提升内涵的,所学的东西没有落实到生活中,没有体现到行动中,那是谈不上入室的。所谓的登堂入室,不是理解和知见有多高,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变化自己的气质,这才能称得上是善。否则,就根本称不上登堂入室了。
@君展您好,谢谢您这么深入的提问,以下看法与您交流。
解释一: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通常被解读为“不踩着圣贤的脚印走,道德学问很难到家。”这种解读源于程子:“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孔子鼓励大家墨守成规、亦步亦趋?
答:就理上来说,依循圣人的行迹,是要依循他们表象的修学法,如此才能入其室,领悟圣贤的内涵,得到入世行权的能耐,所以应该不至于有墨守成规的问题;就文字上来说,“践迹”二字程子解为循途守辙,《集解》、皇侃《疏》以及清代学者孔广森的《经学卮言》,虽然他们在整章的解释上不尽相同,但对此二字的批注也相去不远。
但与后一句“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合起来读,我们又会发现,孔子在这里是想告诫子张善不可以光看表面和形式,更不可以偏于一家之言,固执己见。其言外之意是说:道的伟大奇妙之处就在于她不是可以被规定、被限制、被定义的,所有企图给道下一个明确定义的做法都是对道的扼杀!
解释二:道是需要在实践当中去践行去体悟去扩充和提升内涵的,所学的东西没有落实到生活中,没有体现到行动中,那是谈不上入室的。所谓的登堂入室,不是理解和知见有多高,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变化自己的气质,这才能称得上是善。否则,就根本称不上登堂入室了。
答:后一句的意思,主要的古注解释有:
解法一 何晏《集解》
孔子说:善人之道有三的特点,一是言论笃实,所言皆善,二是身无鄙行的君子,三是脸色庄严,使小人敬畏,三者都可以称为善人。
解法二 《集注》
言论听起来很笃实,要细心观察,究竟是言行如一的君子,还是容色装出来的乡愿呢?孔子对人的辨识,一向注重他实际的行为,而不单凭他的言论和外貌,因为言论可以伪装,外貌可以虚饰。
解法三
此章文未详,不敢妄说。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1)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白话解释】
子路问孔子:听了这事就去做吗?孔子回答:有父兄在,你怎么可以听了就去做呢?冉有也同样问孔子:听了就去做吗?但孔子答覆他:听了这事就去做。公西华因此问孔子:子路、冉求两人问题相同,而您的答案不同,让学生觉得很疑惑,请问是什么缘故?孔子回答:冉求性情谦退,所以鼓励他前进。子路办事,一办就兼办两人分,所以抑退他,要他办事时秉白父兄。
【章旨】
此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实例。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2)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白话解释】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匡地,遭匡人围困,后虽脱险,却与弟子们失散,后来弟子们渐渐集合,颜渊落在后面,最后才赶上来。孔子见到颜渊惊喜交集的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老师还活在人世间,弟子怎么敢死呢。
孔子知道颜回不会死,「吾以汝为死矣」,是一时欢喜而说的反话,也含着我知道你不会死的意思。颜回说「子在」,也是知道孔子不会死,所以说「回何敢死」。孔子、颜回师生相知之情,由此可以想见。
【章旨】
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3)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弒父与君,亦不从也。
【白话解释】
季子然是季氏家中的成员,他问孔子:子路、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言外之意是冉求、仲由此时已是季氏家臣(小宰),若孔子赞成,让他们做大官如何?孔子先不管可不可,但说:我以为你今天来问我,有什么奇异特别的事,结果竟然只是问子路、冉求是否算是大臣这样的问题。所谓大臣,是能够以正道事奉国君,如果国君言行有过失,即以道来劝谏,如果不能以道事君,就宁可辞职不做。今天子路跟冉求只能称为具备之臣,形同魁儡,聊备一格而已。因为季氏无道,既不能匡救,又不能阻止,他的施政不利于民,所以冉有、子路只能算是备位充数之臣而已。具臣既是唯命是从,所以季子然接着问:然而他们两人对季氏是否一切都会顺从呢?孔子回答:一切事皆可以顺从,但也不会含糊作为,像弒父弒君这样的事,就绝不顺从。
具臣也不好做,应该服从,把事情办好。但在季氏家里,事事服从,便有难题,季氏在鲁国三家大夫中权力最大,上欺君,下欺民,大有阴谋篡位之嫌。故最后孔子回答,一切事皆可顺从,但如季氏弒鲁君,子路、冉求绝不顺从,可谓最后的底线。
【章旨】
此章论为臣事君之道。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4)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
鲁定公十二年,子路做季氏的家臣,想用高柴(字子羔)去镇抚季氏所属的费邑,但只是打算这样做,还没正式遣用。
白话翻译
季氏问子路是否有可以担任费邑县长的人才?子路想要推荐子羔担任,子羔此时学问修养尚未成熟,派他去做费宰,无异于是害他,因为子羔还年轻,学问、阅历较差,所以孔子说:姓高那个人的儿子会被你子路贼害,意思是学问备好再出来。子路回答:费邑有分层负责的官吏治理,土神和谷神的神庙祭祀也有人管理负责,办理县政的能力及祭祀到费县都可以一边做县长一边学习,一样可以长学问,何必一定要读书,才算是做学问呢?子路的意思是难道读书才是学问?上位慢慢就有这些经验阅历,这些难道不是学问?春秋时代没有什么学问,出来做官的大有人在。子路故意依世间当时的状况而说,于是孔子幽默且轻描淡写的责备子路说:我最厌恶你们这种利口狡辩的人。
子路本意并不是要子羔真以从政为学,只是针对孔子的话,随口答辩而已。
从事政治,必须有足够的学术,始能办理有利于民的事情,假使学问不足,就去做官,虽说边做边学,实际是拿人民做实验品,一定有害于民。子羔如做费宰,虽不至于害民,但自己会受害。然而子路竟从反面说得很有道理。孔子因而责备子路说:是故恶夫佞者。
【章旨】
此章勉人学,而优从仕方能造福一方。
@谢秋莲就您的问题,以下回答与您交流:
老师好,就“子路使子羔为费宰”一章,学生有几个问题请教老师:
1.老师提到这是鲁定公12年之事。那么这是在鲁君听从孔子堕三都建议,子路计划执行堕三都计划,堕季氏费邑城墙,费邑宰公山弗狃反叛未成逃亡齐国之后吗?
答:是的。
2.虽然此章重点是在求学有成方能造福一方,否则害人害己,可是子路想派高柴为费邑宰,除了关于学与仕的见地不足,是否还有其他考虑?比如有说高柴当时一起参与了堕三都计划,是否在这当中高柴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才干,同门师兄弟知根知底,品行可靠?
答:高柴个性十分善良又孝顺,品行的确可靠,《孔子家语》中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成汤恭而以恕,是以日跻。”
品行虽好但是在子路想要引荐他为官时,是否已经有任何表现足见他有才干,未见有任何记载可以证明,而且当孔子认为此举是“贼夫人之子”,子路也没有提出高柴有能力的说明,只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因此只能说高柴品行可靠或许是子路推荐他为官的原因,但在推荐当时高柴的能力应该还是不足。
3.《论语·阳货篇》有“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章。鲁定公12年时孔子已经为鲁国大司寇兼摄相事,且有记载说孔子带弟子平定了公山弗狃之乱,那么子欲往当不在此时,应在更早前公山弗扰就反叛过。以这样一个屡次反叛的人孔子当初为何曾经想去呢?孔子为何又最后没去呢?
答:定公5年,季桓子派公山弗扰为费邑宰,定公8年公山弗扰不得意于季氏,与杨虎联合反叛季桓子,事未成,杨虎于定公9年逃往齐国,公山弗扰盘据费邑,于此期间召孔子。到了定公12年,孔子堕三都,此时季桓子也尝尽了大夫违礼执国政,家臣同样违礼以下犯上的苦头,所以当然同意孔子堕三都。盘踞在费邑的公山弗扰于是率众袭击鲁君与三家大夫,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两人讨伐,公山弗扰与同伙的叔孙辄一起败逃奔齐,又逃到吴国。
所以就您问的问题,孔子为何欲往?
(1).定公8年与定公12年的情况已经不同,定公8年时,公山弗扰是反叛一位违礼犯上的季桓子,并不是反叛鲁君,所以孔子欲往,此往仍然有机会可以强公室弱私室;定公12年时,在孔子执政下,三家已经愿意弱私室强公室,下命堕三都的人是鲁定公不是季桓子,此时公山弗扰之叛,是叛鲁君不是叛季氏而已。从这边我们可以体会,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师出到底以何为名,真的太重要了。
(2). 公山弗扰与叔孙辄逃到吴国,叔孙辄劝吴国攻伐鲁国,公山弗扰责备叔孙辄:“不宜以小故覆宗国”。可见此人在人品上并非如杨虎那般的小人,但因时空背景的转换,他的叛季氏已经变为叛鲁君,这或许是他不查之处吧。
(3).其他有注解认为公山弗扰以费畔实无此事,此已非注经,而是改经,故雪庐老人也未采。
(4).孔子欲往最后为何未往?此已无法考证。
4.《论语》中还有一章说“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依讲要,此在定公13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之旅时。这是否说明孔子提出反对意见后,子路听从老师的意见放弃了派子羔的计划?另外,有见地有能力当费宰的闵子骞坚决辞去,是否说明即使高柴已经学有所成,有当邑宰的能力,也不应该在堕三都功败垂成之时去趟这个混水。
答:高柴最后确实没有担任费宰,原因不明,但从“子路使子羔为费宰”此章中,可推测子路也同意孔子之言。孔子离去鲁国,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此时为定公13年,与子路推荐高柴为费宰的时间只约一年,没有文献可以认定高柴已经学有所成足以担任费宰。而孔子的离开,可以知道当时鲁国强公室的政策已无望,诸弟子们为官,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福国利民的效果。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25)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闲,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白话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于夫子坐侧。
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长一些,我推行王道政治已经没有用了。但你们年纪还轻,现在闲居时,常常说没有人知道你,如果有人知道并要启用你,你们将如何被用?子路一听,便仓促直接的回答说: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大国,夹在两大国之间,两个大国用军队加以侵害,又因为兵灾而导致国内年岁飢荒,若由我仲由临危受命来治理这个国家,考察检验这三年治国的绩效,是军民不但有作战的勇气,而且知道礼义。
子路说完,夫子训诫的笑了一笑,然此笑并非训诫子路之志,而是训诫他太直率不谦逊。孔子这样一笑,现场急遽冷冻,冉有等学生不敢多言。于是孔子指名征问。孔子先呼冉求之名,问冉求:你的志向呢?冉求回答:六、七十方里,或五、六十方里的地方,我若去治理,到三年考察成绩的时候,将是人民生活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留待后来的君子。冉求说的话,有谦退与不谦退,不谦退的是「可使民足」,谦退的是「如其礼乐,则俟君子」。孔子听了,未置可否。
孔子再指名公西华问:你的志向呢?公西华回答:我不能做到什么,但我愿意学习,宗庙祭祀之事,两国之君或多国之君会面订立盟约时,我愿意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傧相。
曾皙在一旁弹琴,孔子问完前面三个学生,然后问曾皙,你的志向呢?曾皙原本在弹琴,听见孔子与子路等三人谈话时,便暂停止,此时孔子叫他,他就铿锵一声将琴放下,坐起身对孔子说:我没有三位师兄弟的才情,我跟他们志向不同。孔子说:何妨说说呢,不必顾忌。曾皙于是简约说出自己的志趣: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这时换穿新制的春服,带领成年者约五、六人,以及未成年的童子六、七人,在沂水求雨的舞雩坛各处游览,尽兴之后,歌咏而归。曾皙讲的就是隐居教书的志趣,所以孔子感叹的说:我跟你一样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出去后,曾皙问孔子,刚刚他们三位所讲的话如何?孔子说:他们只不过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问:夫子为何对子路是训诫的笑,孔子解答:治国要以礼,子路的言语不谦让,所以训诫他。曾皙回答「唯」表示了解。又问孔子:冉求说的难道不是治国吗?孔子回答:谁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土地不是国家呢?曾皙听了,再应以唯,然后再问公西华难道不是治国吗?孔子再解答:宗庙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是大相之才,如果他说自己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相呢?
在孔子当时,天下无道已久,孔子周游列国,无一处能行其道,所以回到鲁国后,就在家隐居以求其志,一面教学、一面删定诗书,作春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眼前时机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孔子提示弟子各言其志的用意。所以说「吾与点也」,并未否定三子谈政治抱负。孔子没有点头的是时机,心志虽有,时机不然,孔子的志向已经不是办政治了,曾皙的回答与夫子一拍即合,曾皙没有在说自己的志向,他讲的是夫子的心。
【章旨】
此章夫子乘闲,弟子们侍坐,因使各言其志,以观其器能也。
谢秋莲老师:
老师好!学生试述愚见,恳请师长批评指正:
1.本章历史背景?
答:根据孔子“与点”,不求从政而专于隐居教化之理想;公西华在坐,公西华小孔子42岁,为孔子晚年第四代弟子;冉求在坐(他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于鲁哀公三年带着使命回到鲁国后,一直在季氏家做家臣)等情况,本章背景当在孔子于鲁哀公十一年周游列国回到鲁国,隐居求志之时。
2.子路说完志向孔子为何哂之?颜渊季路侍章,子路讲完志向也是最先发言,孔子就没有哂之,有何差别?
答:孔子笑诫子路,并非因为子路抢答,而是因为子路上来就说自己能在三年内将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国治理得国强兵壮,而且人民知礼义之道。这个口气太大了。治国之道要在礼乐,礼以谦让为是,子路勇而礼让精神不足。而颜渊季路侍章,子路说的是轻财重义的团队经营之道,其志并无毛病。
3.依子路所说,他有这个能力吗?
答:子路是个政事干才,尤擅长于军事,假以时日,将一个积弱之国治理得兵强马壮的能力是有的。可是让人民都懂得礼义之道恐怕还力有不逮。子路本人性格刚强果敢而谦退权变不足,礼乐大道还不够通达。
4.冉求所说是否谦辞?
答:孔子一再说求也艺,冉求的才干深深为孔子所欣赏,如遇明君,冉求完全可以做大国卿相。而冉求说自己只能将一个六七十里方圆的地方,在三年内治理得富足,而礼乐教化之事则要等其他人来办,是他的谦虚。不过谦虚中也有自信的一分,冉求说自己能让小国三年富强起来,不管是小国还是大国,富强之道都不容易。
5.公西华所说是不是太谦虚了?
答:孔子说“赤可束带立于朝”,具有外交部长的才干。他说不敢说自己能做得到,而只是愿意学习做个外交或祭典中的礼仪主持,可见他的谦虚。
6.孔子为何同意曾点的说法?曾点所说不过带大家出去玩而已,不是吗?
曾点所说,貌似是玩,其实是隐居教学的志向。在生机勃发的春天,带着青少年在户外游学,在自然中体会、感悟礼乐大道的内涵,尽兴而归。百年大计在教育,万年大计等在教育。当时春秋诸国包括鲁国都是礼崩乐坏,不是推展王道的时机。此时乃孔子隐居求志,完成木铎之使命,订定经典、教化生徒,培育人才,让道统延续之时。在隐居教学的这个角度,孔子说自己跟曾点相同。其实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唐微智老师:
回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章。
1.本章历史背景?
2.子路说完志向孔子为何哂之?颜渊季路侍章,子路讲完志向也是最先发言,孔子就没有哂之,有何差别?
3.依子路所说,他有这个能力吗?
4.冉求所说是否谦辞?
5.公西华所说是不是太谦虚了?
6.孔子为何同意曾点的说法?曾点所说不过带大家出去玩而已,不是吗?
1. 本章历史背景当在孔子于鲁哀公十一年周游列国回到鲁国,知鲁国已不可为,观论语里多篇孔子与季康子的问答即可知,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等等篇章,都可看出鲁国不可为,夫子选择隐居求志。
2. 本章子路抢答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后文孔子回答:「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见夫子哂之的理由是治国要以礼,礼讲究谦让,子路抢答就是不以礼。
而「盍各言尔志」那章,子路回答「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并不是在讲治国。
3. 子路的口气并没有大,这是他的自信,孔子也只是说:礼讲究谦让。否定子路抢答的行为,但不否定他的能力,也没有否定他的权变。
4. 子路的回答是不谦,而冉求是有谦有不谦,冉求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再小一点如五、六十里的小国,由我来治理,三年可以使人民丰衣足食,但进一步推行礼乐教化,则要期待更有道德与办事能力的君子。」前面是不谦,后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是他的谦虚。同上,孔子也没有否定冉求的能耐,因为后面孔子的回答是:六七十里的地方也是国家,冉求也是讲治国,孔子也没有否定他的能力。
5. 公西华是很客气的说愿意学,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肯定公西华的能力,特别是公西华是能会合诸侯的大相。后来孔子过世就是由公西华当司仪,用夏商周三代的礼来祭孔子。
从以上几点可见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有能力治理国家,后面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没有否定他们的志向,只是说他们讲的不过是治国的志向而矣。
6. 孔子同意曾点是因为他讲出孔子的心里话,这章讲的是时机,时机已经不可为了,所以学生们讲的志向都对,但时机都不对。
这章各家批注都不对,只有雪公老师点出其中的意趣,前后文看懂,答案都在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