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周二,大雨,18-30度
放松运动
江南一入春,只需接连几个晴天,气温便直逼入暑。近两日更是有了梅雨之象,大雨滂沱,亦驱不走闷热,雨一停日头马上探出头来。
我一想要正经写文章,思路就吓得缩成一团。在简书上信笔写来,反能滔滔不绝。翻出以前的旧文《儒家是饭,佛家是药》,想略作修改,发公众号。可读了之后,发现除了题目,文中大部分内容皆不可用。开头由王德锋讲座,引出我常听的另两位教授的音频,介绍他们各自的风格,篇幅有数百字,似乎完全与主题不搭介。虽说闲笔在文章中也是一种缓和节奏的辅垫,可闲笔与疣赘实在太难区分。接着文章论及儒家何以是饭,佛家何以是药,最好举例说明儒家思想如何与日常言行相联系,而佛家思想如何治理人类的心理疾病。儒家,我能如数家珍,可佛家就比较难,还有道家思想如何是一种艺术审美,要写好这篇文章得熟悉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言论,而我仅一足耳。
又想写一篇《俭,知止也》,前日写月度总结时,写到以阅读为安身之所,突然就想到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近段时间阅读、写作似有起色,归功于“知止”,即每天不给自己安排那么多的内容,而止于阅读。故能安、能虑、能得。而我这些年奉行极简,也是在生活、心态各方面都懂得知止。古时圣人皆推崇“俭”。老子说,我有三宝:慈、俭、不争。俭不仅是物欲上的节俭,更关乎于身心修养上的“知止”。总之,要写好这篇文章,也需费番思量。
再看别人的公众号,多也是闲闲扯上几句。我何必就得上高头讲章呢?别把公众号太当回事,精神放松,下笔才活泼泼有生气。
近来杂事亦多。昨日看病、上坟,今明两日又得准备清明去杭州的礼品。加之,昨日医生说练功有益于康复,解开禁动令。于是决定每日重心转向锻炼,一定要培养一项可终身为之的健身项目。
所谓更年期就是到了一个生命节点,提醒人们需换一种模式生活。在此之前,身体储蓄丰富,任意挥霍,亦感觉不到紧张。在此之后,常有捉襟见肘的危机感,于是变成一个打零工的,需每天锻炼来照拂它,才能维持身体的平稳运行。
今年购的第13本新书今日运动:1、金刚功一遍,2、眼保健操一遍,3、慢跑两公里,本想3公里,大会议室临时开会,来往人多。4、晚饭后散步,临睡前长寿功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