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儿子对父亲万般的不舍和思念,从上大学到今天工作为止,已整整十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突然想想这十年我只回家过10次,也就是每年爸妈只能见到我一次,就过年那几天,他们把每一次的希望,爱和不舍都寄托在我离开的背影上,朱自清只写了一篇文章,却表达了人世间最深沉的爱和最真诚的期待。
仔细想来我第一次留给爸妈背影是我上初三的时候,初三那年爸妈为了能让我多点时间学习,所以最后一学期的时候申请了住校,那个时候每周回家一次,每次走的时候妈妈和弟弟都会送我到大门口,妈妈一直会待很久,待到看不见我的身影为止,那个时候可能在妈妈的心中,看不见我的时候也是距离下次见我最近的时候。
再后来我上了高中,高中在县城里面,离我们家有2个小时的车程,那个时候的村里只有一辆大巴车,一天一趟开往城里,即使周末了也不回家,只有放假的时候才会回家,想起来读高中放假的时候是村里的爸爸妈妈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在这一天他们的孩子都会回到家里,这份开心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放假回家了,更多的是他们带回来的是希望和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每家大门口的一张张笑脸上彷佛都写着“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期盼。
读大学在农村来说那就是孩子最好的出路,其实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是唯一的出路,刚上大学那会,是爸妈最彻夜难眠的时候,那是我长这么大甚至我爸妈长这么大都没出过的远门,因为身在甘肃的我被录取在远在沿海的宁波,二千三百多公里的距离,都是父母每分每秒的思念连接起来的,那一年我沉浸在喜悦里,可是爸妈却每日被思念和担忧所充斥,妈妈有时候会在夜里哭醒,有时候白天会因为太过思念而一个人会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这是后来妈妈跟我说的,听的时候我强忍着心里的难过对妈妈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都这么大人了,是在学校读书,又不是去干什么”,可是心里的那种难过依然是无法掩饰的。
现在上班了每年回家一次,说真的每次回家我都不敢告诉爸妈我要回家了,因为从我买票那天开始我妈妈就开始期待,就觉得我说了买票,第二天就会到家的,所以每时每刻他都在看着时间,计划着我要到家的日子,每一次从车子进入村里能看到我们家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门口的二个身影,那是一份远在千里的牵挂和即将可以拥入怀中的喜悦,短短在家几天时间,老妈总是在忙前忙后的,我总是说老妈别忙了,休息一会,别这么累,可是妈妈总是说不累,因为妈妈把这一年的思念和牵挂都寄托在了这几天,这几天是她最开心和最放心的时候,也是心里最轻松的时候。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会不自然的想到要离开的日子,因为离开那天又是妈妈最难过的一天,家里突然的安静,突然的她不知道忙什么,又不知道期待什么,那种无助和孤独在那一刻总会达到顶峰。
离开的时候妈妈总是眼含泪水的嘱咐着,而我却表现得很不在意得样子,其实每一次看到妈妈离开时候得样子,我都很心疼,我都怕我一说话就哭出来,那样妈妈会更难过,更舍不得离开,每一次坐上离开家得那辆车的时候,妈妈的泪水就会随着车子的加速而变的泪如泉涌,虽然我没有亲手为妈妈擦去眼泪,但我知道这样的眼泪是擦不下,抹不掉的,因为那是妈妈对孩子入骨的思念和牵挂,怎么会随着眼泪而减轻或者消失,如果可以的话,我倒希望妈妈的孤独在那一刻都随眼泪流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