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学季,看《开学第一课》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堂必修课。
今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请了摄影师解海龙,他就是当年拍下希望工程“大眼睛”的摄影人,他用他的摄影机改变了无数个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孩子的命运。

这个大眼睛的姑娘叫苏明娟,她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那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因为这张相片,她有机会重新获得了读书的机会,然后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已的命运,现在已经是安徽某银行的白领。而她现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也建立了以自已名字命名的基金,希望通过自已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来改变命运。

接下来就是俞敏洪上台演讲。他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经历了三年高考。他本来只想考一个师范类院校,第一次英语只考了33分,没戏。第二年英语考了55分,他决定再试一次,再考一年肯定可以多拿五分考上大学。非常感谢有个理解他的妈妈,让他不用干农活在复读了一年。第三年,他很幸运考上了北大。读书的那四年,他更加努力,结果留校当了老师。后来遇上改革开放,自已又创办了培训机构。
他反复强调人应该有目标,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实现。他说今年考上北大的云南学子在做泥工的时候,接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看到这一情景,他觉得特别像当年的自已。他也是在田里干农活的时候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读书让他从农村走了出来,新东方每年拿出一个亿来帮助贫困学子,他希望能有更多农村的孩子从田里走出来,到更大的世界去看看。
读书成了改变命运最容易也是最直接的道路。虽然当今这个社会总有人叫嚣着“读书无用”,每年大量的大学生毕业生要面临着“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可是高考这座独木桥还是无数人在挤。而现在大学的录取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这其中还不包括出国留学的。余下的20%没读大学的,有一些也是因为觉得读个不好的大学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去锻炼有社会经验更实际。
大型民用飞机C919的总设计吴光辉,他是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说那个年代,大学的录取比例是“百里挑一”,一百个人里面最多就有一个人能考上大学。那个年代,读大学就等于直接把尖子生挑出来,能够考上大学的人,都已经算得上是人才了。
前几年《超级演说家》里有一个选手刘媛媛,她讲的《寒门贵子》那段让我至今依然印像深刻:“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生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寒门虽然再难出贵子,但是命运总会有漏网之鱼,只要你足够努力,命运会对你网开一面。
如果我们还像以前那样追求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估计失望会越来越大。因为这个浮躁的社会,黄金屋或者颜如玉更多的似乎已经不在书中了。但是读书会洗涤你身上的戾气,会让你明白抱怨是一件徒劳的事,让你做一个有道德底限的人。
很喜欢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青年的时候,很多事情不懂,等在社会上待久了才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你就能够不做什么。这种自由,我想最好获取的方式就是通过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