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集创新之力,筑创业功”2018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创业中心全球创业周系列活动“创业课堂”在图文信息大楼526会议室举行。
受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了本次“创业课堂”,在构思给大学生分享点什么的时候,我回想起自己刚毕业找工作面试的经历,一个面试官问我:假如人对金钱的欲望有5分,你有几分?我当时本身没什么钱,但是脑子一闪而过的清高和傲娇,于是回答说:3分。后来面试的结果就是被pass了。
到了今天,我再重视这个话题的时候,感慨万千。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我直接将标题定为:创业就是挣钱。
是的,创业需要解决很多种问题:比如加班吃苦、市场分析定位、打磨产品、融资能力、团队培养、法律、工商财税等等太多太多的因素了,但是在商言商,既然谈创业,最终要落地的关键点就是能不能挣钱。
另外,我觉得每一个创业者都需要有清晰的认知:阶层固化了吗?
认为阶层是固化论据也是很充分的,比如穷人的孩子,天生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富人的阶层,家族的雄厚资源可以为子女发展带来极大助力。特别是随着高科技、大数据等深入发展,很多事情的发展不再取决于勤奋和智力,依靠的纯粹是过去多年的数据积累,比如语音识别领域,想亚马逊、苹果、百度、科大讯飞等已经掌握庞大的语音识别数据,这个时候后来者再进入这个细分市场,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竞争。由此,富裕阶层的门槛更高了。
认为阶层固化的人,其实大可不必创业了,既然你如何努力,都处在原本的阶层,连自己阶层都无法改变的创业,还有什么用?
我的看法是,阶层可能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化,但不可能永久固化。
一言以蔽之,如果阶层固化,为什么5000年来,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朝代更迭呢?我们距离上一次阶层大洗牌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刚刚过去73年而已。过去的73年,阶层可能相对固化,未来的100年,阶层也可能固化。但是未来300、500、1000年之间,阶层不可能固化。
我所坚信的阶层没有固化,只是坚信:有10%哪怕1%的底层人群,能通过自己的奋斗完成逆袭。如果某个时代,顶层社会连1%的上升通道都不留给低阶层人群,那就没法讲情讲理了。
对于大学刚毕业的几年时间,趋势,比智商更重要,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
去进行这次分享之前,我看到一个话题:“如果创业,你会选择兴趣爱好,还是会选择风口趋势?”
我看完之后,内心很是愤懑。
随着高科技、新媒体的迅速迭代,许多看似冷门、毫无前途的行业,都有成为趋势的可能性。比如过去的“黑车”,经移动互联网的改造,已经成为合法的网约车。但是有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的兴趣,在未来没有任何成为趋势的可能,那。。。那你开心就好了。
要创业,一定要追随兴趣+趋势。
还有一种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实在找不到什么兴趣和趋势,那就以金钱为目标,比如一年先挣它100万。在合理合法的条件内,创业挣钱是光荣的。
创业一定会遭遇到失败,有些可能是局部的,比如公司中某个项目、某个部门因为经营不善整段垮掉。有时也会面临整个公司关停的可能,这些都是必须。网上有人整理出来创业失败的18个原因,我觉得挺全面,甚至还多地方还重复了。
人生有两个善于做大事的阶段,一个就是25岁左右,初出茅庐,无所畏惧,往往会因为胆大妄为而做出大的成就。比如曹雪芹开始写《红楼梦》的时候,只有22岁。
还有一个就是在40岁左右,这个时候知识、经验的储备达到人生巅峰,而且身体状况尚佳。在此时转型创业,往往成功可能性很大。
前者是大胆创新,后者沉淀积累。两者其实都是人类最大本领的结晶,有人叫模仿,也叫学习。没有见过凌晨4点钟北上广的人,不足以谈奋斗。同样,没有深刻理解模仿的人,也不足以谈创新。
读史,可使人明智。研究过去,就是发现未来。
对于现在还是“nobody”的人来讲,深刻研究了这50家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哪怕一部分,比如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摩根大通等等。或许在冥冥之中,就可以掌握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
文/赵宏民,耳朵财经合伙人、一篇网络创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