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山艺术宫签约画家系列:李晓刚一次不同意义的“出走”

昆山艺术宫签约画家系列:李晓刚一次不同意义的“出走”

作者: 昆山艺术宫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3:59 被阅读0次

李晓刚的童年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小学三年级曾随父亲由北京下放到贵州山区,一晃就是3年。那里没有学校可上,但大自然却给了他绘画的启蒙教育。大山里天地的雄浑,山川的壮美,花草树木的灵性,都给了他对大自然最真切的感受,让他体验着童年时代的快乐和悲伤,也正是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激发了他的绘画天赋。

李晓晓《冻河》1986年油画作品80.3x65.2cm

很多年前李晓刚以一幅忧郁的幽蓝色调的《冻河》入选第6届全国美展,那一次是李晓刚以画家的身份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此前两年他以学员身份创作的《微山湖》曾经入选全军美展)。

出走与一意孤行

李晓刚前期生活照

1983年李晓刚毕业于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他赴日留学开始了他此次的“出走”的旅途。

这里的出走有两方面含义:精神和肉体的。1989年春天李晓刚放弃歌剧团的工作东渡日本求学,这成为他创作和生活的转折点,很多年以后李晓刚坦率的承认那次求学并自对日本美术的景仰,而只是“模糊的远方”在呼唤。

彼时刚则来到异国他乡的李晓刚还顾不上自己的“精神涵义”他不得不和下画笔打起精神去解决谋生、学业等种种问题,幸运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的李晓刚就将自己的双手从洗盘子的泔水里抽出重新回到了课堂和画架前。这就促成了此次出走的真正含义—李晓刚选择了古典绘画技法与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标志着他离开了早已置身其中的”当代艺术”,从而开始了作为古代巨匠的隔代“弟子”。

李晓刚《黄昏》1996年干笔蛋彩作品-72.7x60.6cm

求学期间李晓刚曾先后四次到意大利游历和求教,在修复工房当一名真正的学徒,通过对坦培拉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他找到了需要追随的榜样——除了美国画家怀斯,另外两人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和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

李晓刚正是通过回归古典的努力完成他孤身一人的“出走”,他在见识和领略巨匠们的风神之后,他以自己的身份和工作为他笔下的人物与风景建立了新的向度和新的坐标系。

李晓刚《翻绳》2001年油画作品 162.1x130.3c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山艺术宫签约画家系列:李晓刚一次不同意义的“出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ym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