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享乐主义与自我实现

享乐主义与自我实现

作者: 简简又丹丹 | 来源:发表于2024-04-08 16:31 被阅读0次

还有些给人生活目的感的活动:享乐主义。

“快乐是人生的唯一真谛。”

这是享乐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个人对未来做出计划,选择某条道路放弃另一条道路,其依据是――是否会让自己更快乐(或者不那么不快乐)。享乐主义的思想框架令人惊叹,因为这个框架是弹性的,可以包容其他不同意义的框架。诸如创造性、爱情、利他主义、为理想而献身,都可以被看作是因其最终创造快乐的价值而被人视为是重要的。即使是看起来令人痛苦、不快乐或者自我牺牲的行为,也可能合乎享乐主义,因为可以将之视为对快乐的“投资”,暂时的不舒服是为了将来得到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对现实原则的让步。

但是也有完全相反的观点,那就是他们认为:人必须以理性、知识和智慧为目标。

他们的观点来看,生命的意义在于完全地品尝生活,对生命的奇迹保持惊奇,把自己投入生命的自然韵律之中,在最深的感触中寻找快乐。“生命是一个礼物,接受它,打开它,赞美它,使用它,享受它。”

以上两种是对人生正当目标的一场辩论。


给人生活目的感的活动:自我实现。

另一种个人意义的来源,是相信人类必须力争实现自我,人们应该献身于实现自己的潜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物体或生命的真正结果或目的,都是成就和实现其自身的存在。

马斯洛认为:人有着趋向成长和人格整合的倾向,有着一个内在的蓝图或模式,其中包括整套独一无二的特性组合,以及表达这些特性的自我驱力。根据他的说法,人的内在动机存在等级:①是从生存的角度看,最基础的动机是生理动机。②是满足了这些动机之后,人转向更高的需求,即对安全感、爱、归属、自我认同和自尊的需要。③在这些需要满足了之后,个体转向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知识、洞见、智慧)和审美需要(对称、和谐、整合、美、冥想、创造力、一致性)。

马斯洛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他认为我们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他也回答了“我们该怎么活”的问题,他认为美好的价值本质上已经存在于个体内心,如果人信任自己的本来智慧,就能够直觉地发现这些价值。

自我实现是自然的过程,是人类作为有机体的最基本过程,并不需要任何社会结构的协助就可以实现。马斯洛还认为,社会有可能阻碍自我实现,社会常常会迫使个体放弃自身独特的发展路线,接受不适合的社会角色以及令人窒息的习俗。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才,在父母的教导下,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下,最终成长为大多数的平凡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2024年4月9日

相关文章

  • 关于幸福

    今天听超级个体,提及幸福的公式。幸福=快乐+意义。按照这两个象限,将人分成,自我实现型,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忙碌奔...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A Guide to the Good L

    “享乐主义”与“道德”的平衡点 与朋友聊天啊,聊到一个问题,“享乐主义”与“道德”的平衡点,恰巧最近看了一本书,《...

  • 【NobodyNote】弗洛伊德

    他不是一种绝对的世俗主义与享乐主义,而是享乐主义与个性解放后的灵魂扭曲,这恰是他隐藏很深的自我放逐与上帝选民之间的...

  • 人该为什么而努力

    弗洛伊德将本我中的享乐主义分为:过去享乐主义、现在享乐主义、未来享乐主义。 有些人贪图当下的快乐,有人为了未来而发...

  • 节俭主义与享乐主义

    我觉得节俭主义和享乐主义应该放在同一个水平的人身上比较。 比如身家万贯的人崇尚及时行乐,工薪阶层说应该勤俭节约,没...

  • 享乐主义

    我问Z:有没有什么他特别痴迷的? Z说:读书。 我说:我怎么就没有呢?虽然喜欢的事情挺多的,但没有什么特别痴迷忘我...

  • 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是盛衰的分水岭,不可不引以为戒!

  • 享乐主义

    因疫情不期而至的超长假期,漫天的人心惶惶,自己也无法沉静。即使复工,还是恍恍惚惚,无精打采。回看年初制定的2020...

  • 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Hedonism),百科解释为:出现在 18 世纪的一种动机学说。是动力心理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来...

  • 享乐主义与情绪的刺激

    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最早是由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斯提卜所提出,认为享乐乃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人生的最高目的便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享乐主义与自我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dx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