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
文/陈建珍
今天和一位远在异乡的朋友聊起绣花,他问我,听说靠吴中一带的苏州人都会绣花,你呢?会不会绣花?说起绣花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
那时候我只有七岁,还没有上学,全家人靠母亲绣花为生,为了能让母亲多绣花不误工,帮母亲穿针引线的活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有时候为了赶货甚至会绣花到天亮。幼小的我在绷架前打瞌睡,细小的绣花针因为瞌睡刺手无数回,那时我就体验着一针见血的滋味。
坐在母亲绷架对面,穿好绣花针就有一点时间看母亲绣花,母亲灵巧的双手在绷架前上下飞舞,看着花从淡色变成嫩红再变成一朵姹紫嫣红的牡丹,感叹着这一切细线慢活的神奇。渐渐地我被这神奇的转变而着迷,就对母亲说,我可以绣最简单的藤。
当我第一次绣完一根藤的时候,母亲高兴的对我赞不绝口,就鼓励我继续绣,从此只要是有藤的活母亲都包给了我,从此穿针引线的活就留给了父亲,从此一家人有时会忙到深夜,此时只听到线在绷面上抽来抽去的声音。有时父亲会打破这紧张的气氛,讲点他听说过的许多笑话,我和母亲一边笑一边听,时间在笑声中不知不觉溜走,温暖又祥和。
有一天我听到母亲对父亲说,珍珍这孩子绣花真的出乎我意料,悟性很高,其他像她这么大的孩子懂什么呀!都在玩呢!她帮了我好多忙,不然我哪有这么快能完工啊!可惜再过几天孩子要上学了。我们再缺钱也不能误了孩子念书吧!父亲说。不久我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有一天,母亲的活很急到天明一定要出货,为了帮母亲一起能赶出来,我就没有做回家作业,直到帮母亲把绣花的活赶完已经是天明,我只小睡了一会才去上的学,到了学校其他同学都按时交了回家作业,而我因为没有完成就被罚。当同学们放学后都回家的时候,我被老师留在班级抄写课文50遍。
那天是父亲来接的我,从他脸上我看出他被老师批评后的尴尬。父亲帮我背起书包拉着我的手离开了学校,从此母亲就再也没有要求过我帮她绣花,只对我说:“好孩子,好好念书,将来不要像我只会绣花,你还要学比绣花更重要的本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