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修改后发表于《看世界》杂志
我始终认为:人活着是一种偶然。
5.12,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汶川特大地震灾难的面前,我们终于看见自己在自然力面前的渺小与卑微。不断有智者提醒我们,这一天总会来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灾难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降临,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如鸵鸟般把头埋进沙里,惊恐地等待着!其实那些不幸的罹难者,只是我们的替身而已——因为他们被选中,所以我们还活着,就像鲨鱼嘴边抱成团的沙丁鱼群。换句话说,我们在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得替他们活着。
当电视屏幕上传来被层层废墟压住的孩子渴望生还的求救呻吟,我们只能体会到一种深刻的自我否定、一种沁入心底的无力感,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比不上奔赴灾难现场的救援者,比不上他们伸向瓦砾堆中的那一双双手,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赶赴现场,不起作用也办不到,更多的人只能默默祈祷、捐钱献血送爱心。与其说是为了死者和伤者,不如说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那死里逃生的惶恐心灵同样需要慰籍。
我们没有理由感到虚无,更无法置身度外。周末与《看世界》杂志周琪主编小聚,听说在学校讲授《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和《工程地质学》,其中都有地震灾害的专门章节,特约稿从专业角度谈谈此次汶川大地震的启示。
很难!主流舆论似乎期望达成一致意见,不要批评,不要反思,只要讴歌与颂扬,我不知道那些因为校舍倒塌而失去孩子的父母会不会只怪上苍的暴戾,同意停止控诉人造的危楼,但我不得不说:医院、学校的粉碎性坍塌是我们工程界的耻辱!不要说什么震级太高,不要说什么设防烈度,在内行的眼里,只要是设防建筑,都应该做到“小震不修(低于设防烈度)、中震不坏(设防烈度)、大震不倒(高于设防烈度)”。
对某些提法我始终无法理解,甚至好笑,比如“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战役”,已经惨败了,怎么打赢?或者说什么叫“赢”?电视上痛失孩子的父母欲哭无泪的悲戚,操场上摆满的学生的尸骨、伤员截肢残缺后面临的艰辛,破碎的山河和满目疮痍的废墟,跟谁打?怎么赢?
国人是智慧的!所以有人说,每一个生者都是幸存者!从5.12开始,我们能活着都是劫后余生!正是这劫后余生里,我们需要痛定思痛,需要总结、反思和启示,需要为将来未雨绸缪。教训是如此的惨痛!忘记意味着背叛!所以压迫自己动笔。
我们从绝望和无助开始,希望变得越来越坚强;我们从悲伤和虚无开始,希望变得越来越实在;我们从愤怒和偏激开始,希望变得越来越理性。
1、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地震俗称地动,与刮风、下雨、雷电和火山爆发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即因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引起的振动能量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动。全球平均每年发生有感地震500万次,5级以上地震1000余次,6级以上地震100余次,7级以上地震18次,8级以上地震1~2次,大部分地震发生在海底。
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的大小或强弱的指标,依据地震释放出来能量的多少来划分,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波的振幅能量增加10倍,能量增大约30倍左右。小于2级的地震人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下来,称为微震,2~4级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其中7级以上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大于8级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震级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8.9级地震。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引入地震烈度的概念来度量某一地区遭受到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般来说,同级地震,震源越深,烈度越小,绝大部分地震震源深度在5~20公里,都属于浅源地震,深度超过100公里的地震,即使震级再高,一般也不会在地面造成大的破坏。同一次地震,随着与震中的距离增大,烈度逐渐减小,等震线一般沿断层走向呈椭圆形,对于浅源地震,震中点的烈度与震级呈大致的对应关系:
- 震级(M) 2 3 4 5 6 7 8 8以上
- 震中烈度 1~2 3 4~56~7 7~89~1011 12
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北东东向的茂汶大断裂带上,国家地震局最初报告7.8级,美国地震台报告7.9级,后来综合多个地震台网资料修正为8.0级,震源深度10公里,属浅源地震。主要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的同时向东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本身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刚性地块,应力就在地块边缘的裂缝中积累,直到岩层破裂。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断裂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面的松潘在上世纪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其实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之中。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叉复合部位,是一个历史上就多发地震的国家,其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破坏性强。我国境内的地震分布也具有分区条带的特征,主要有东北深震带、台湾~闽粤沿海地震带、华北地震区、新疆地震带和川滇藏青地震区,其中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青海、四川等部分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这些地区是我国地震最多、最强烈的地区,另外,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也是地震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地震发生的地区在地貌上大多表现为盆地或盆地边缘,如宁夏盆地(宁夏)、渭河盆地(陕西)、临汾盆地和太原盆地(山西)、四川盆地(四川),这主要是由于盆地周边被限制位移,应力在盆地边缘地层中积累,而贵州、广西、广东(潮汕地区除外)、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历史上记载的地震次数较少、也不强烈,属于相对安全区。地震具有继承性和复发性,地壳中板块的移动和挤压在百万年的时间内不会逆转,薄弱带还在当地,岩石性质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一次地震的结束,就是下一波应力积累的开始。
一个地方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设定的,基本烈度是指50年期限内,一般建筑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国家在地震地质研究和历史地震活动记录的基础上专门编制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从图上可知,高烈度区(烈度≥9度)全国34个,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24个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6个在新疆,2个在华北,2个在台湾;低烈度区(烈度≤6度)主要分布在华南、内蒙古北部、东北、西北等地。设防烈度直接关系到结构设计和建筑造价,应该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但是现在看来,对龙门山断裂显然过于低估了,设防烈度太低是造成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规范,九寨沟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茂县、成都、北川、绵竹、汶川、都江堰、彭州、郫县、青川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绵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而这次地震,成都的烈度达到了7度(所以新建的设防建筑基本没事),北川、汶川、都江堰等极震区烈度普遍为10度~11度。
基本烈度区划图修订于1990年,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护思想相适应的,经过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增长,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救灾成本也成倍增长,随着“以人为本”的社会原则逐步确定,对人的生命的保护要重于对财产的保护。这次地震巨大的损失后效提示我们,迫切需要对烈度区划图进行重新修订,提高人口密集区和可能发震区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
2、地震的损失主要来自建(构)筑物的坍塌
地震发生时,地下断层直达地表,显著的垂直位移造成断崖峭壁,过大的水平位移产生地形地物的错位,地裂缝是地震时最常见的破坏效应,它所经之处道路中断、铁轨扭曲、桥梁断裂、房屋损坏。强震若波及平原地区,尤其是河流两岸低平的地方,砂土液化会造成喷砂冒水、地面沉降。唐山地震后,京津唐地区建大量筑物基础因此而失效。另外,在山崖、陡坡、河岸等处,强烈的地表晃动造成岩土体失稳,从而形成崩塌和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城镇、村庄被掩埋,道路中断,如遇下雨,松散的土石极易形成泥石流。这次汶川大地震正好发生在山区,崩塌和滑坡不仅直接摧毁了大量城镇村庄,还造成震区交通、通讯完全中断,给抢险救援带来极大困难,而且滑落的山石形成了数十处堰塞湖。堰塞湖是一种极其严重的震后威胁,1933年四川迭溪发生7.5级地震,千年古城迭溪被地震滑坡摧毁,附近蜗江两岸山体崩塌堆积成三座高达100米左右的天然土石坝,形成堰塞湖,震后45天,坝体决口,酿成下游空前的大水灾,洪水纵横泛滥近千公里,淹死民众2万以上,冲毁农田3000多平方公里。
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相对来说,传统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普遍较差,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要好得多。一幢建筑在地震中所受冲击除了与震级、地震烈度、振动波形有关外,还与建筑场地地基土的类型和厚度有关,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振动的周期叫自振周期,通俗地说,房子越高,自振周期越长,房子越矮,周期越短,就是常说的“低层刚性建筑”和“高层柔性建筑”,而每一片场地也有自己的振动周期叫卓越周期,稳定岩层在0.1~0.2 秒之间,一般土层在0.2~0.4秒之间,极松软土层甚至达到0.3~0.7秒,建筑设计时,必须避免二者接近或重合,否则会产生共振放大效应。这就是汶川大地震极震区低层建筑大量破坏,而高层相对损害较轻的重要原因,因为震区处于河流上游,覆盖层很薄甚至基岩裸露,而在1985年的墨西哥城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大部分是十几层以上的建筑,低层相对破坏较小,因为墨西哥城盆地松软覆盖层很厚,短周期的振动被滤波,而长周期的波被放大。
地震本身不杀人,是建(构)筑物的破坏才导致人员伤亡。 -
3、地震的准确预报几乎不可能,只能做中长期的概率预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在责问,为什么在科学如此进步昌明,国家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的今天,却没有预测或预报到这次地震?其实科学也是有极限的,地震的短期和临震预报就是其一。
地壳中应力的积累是缓慢的,深部岩石中应力的量测是困难而代价高昂的,而且精度不高,地下岩石结构面的极限强度是不可能精确度量的,加之对某地而言,地震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这就决定了科学永远也无法准确地预报地震的时间和地点。现在地震预报的现实也是如此,预报的水平仅是“偶有成功,错漏甚多”,或是报而未震,或是震前未报。至于流传甚广的论文《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中预言“在2008 年左右, 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 级强烈地震”则不必太过认真,只是把一个概率统计的结果武断地赌在那儿,就像有人说“张三将来一定生个男孩”一样,猜对了你能说他水平多高?又有谁在意那成百上千条淹没在各色的期刊中失败的预测呢?
但是地震具有继发性和大概的周期性,可以利用中长期预报对某一地区今后数年到数十年地震形势做粗略估计和概率性预测。主要依据是对历史上地震活动资料的统计分析,对现今地质构造活动(尤其是断层)、地震活动、其他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地壳形变(幅度、速率、方向等)的观测研究,并考虑到天体运动、地球自转等因素,通过断层活动与这些因素的组合特征及发展趋势,对区内的发震可能性及其变化方式进行分析,做出长期性的趋势预测,这也是抗震设防的依据来源。
有时地震是有前兆的,岩体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接近破坏极限或有前震发生时,会引起震源及附近地区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包括地下水异常(井水、泉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生物异常(许多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岩层摩擦产生的次声波时,便会惊恐)、气象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气异常、地动异常、地鼓异常、电磁异常等,统称为地震前兆或地震异常。既然地震有前兆,那么是否可以凭这些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有很大的难度。
首先上述各种异常的原因具有多解性,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有时某些异常与地震之间有关联,可是到了另一个地方、另一段时间,这种关联可能就变了,往往只是在地震发生后,我们才恍然大悟;
其二,地震前蛛丝马迹的各种异常,即使被发现,如何判断无法制定一个指标;
其三,只有“前震~主震型”或者“前震~主震~余震型”的地震才有比较明显的震前异常,海城地震的准确预报正是得益于密集而且逐渐增大的前震,然而大部分地震是无前震的,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所以说想通过震前异常来预报地震只在少数情况下有效。还有,在极低的可靠度面前,社会安定的需要往往让我们投鼠忌器。
但既然有部分地震存在震前异常或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保持关注还是应该的。国人办事喜欢走极端,曾记得在上世纪60~70年代响应周总理“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群测群防”的号召,全民动员来预报地震,连可能性极低的我们湖北农村都有监测人员,仿佛时刻等着它降临,从80年代往后,又完全取消了民间的地震预报观测活动。其实对中长期预报划定的高度危险区(如东部人口密集的郯~庐断裂沿线),如果能保持散布在民间的大量观测站点和训练有素的群众观测队伍,也许能取得意外的效果。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人一边倒的指责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局一边很尴尬的解释,一边很无奈。似乎只有国家地震局准确预报了地震后,我们才能避免这场大灾难,这说明我们的思路还是没有转过来,还是维持以往的陈旧思路,认为只有预报准确了,才能避开地震灾难,这种思想是有害的。在同样高发地震的日本、美国,公众普遍了解目前地震预报还不过关,难以在震前提供准确的地震预报,公众对政府在大地震前发布地震预报也不抱奢望,也不在这上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把提高各类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抗震能力,提高震后救援能力和公众的减灾意识作为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 -
4、地震灾害是可以防范的
通过工程措施,地震引起灾害是可以大幅降低的。
地震的转移分散是把可能在人口密集区发生的大地震,通过能量转移,诱发至荒无人烟的山区或远离大陆的海上,或者通过逐渐的能量释放把一次破坏性的大地震化为多次非破坏性的小震,这种方法目前尚处于设想探索阶段,其应用还遥不可及。
工程抗震通过工程技术提高各类建筑物的耐震性能,是目前最有效、最根本的防震减灾措施。工程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小震不修),当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不坏),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不同,把设防类别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甲类建筑为如遇地震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核电站、三峡大坝等,甲类建筑是严防死守的重点,必须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乙类为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必须提高1度进行抗震设防,丁类为次要建筑,如遇地震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可以降低1度来设防,其余的全部属于丙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这种规定有它的弊端,较多地考虑了经济的因素,而忽略了人的生命的价值,量大面广的农村和城镇建筑从单体上看都不是特别重要,被有意无意地归入丁类建筑,没有强制性进行抗震设计,对一般城镇的学校、医院等也没有纳入生命线工程。
现阶段我国建筑物抗震设计采取的是三个水准要求(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二阶段设计,首先满足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始终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再来验算在大震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所以在规范中对建筑抗震的概念设计如场地的选择、地基和基础、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布置、抗震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及其连接、非结构构件、材料和施工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可以说只要严格地按规范设计,应该可以做到“小震不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的。
近些年,在传统的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度)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基础上,结构减震技术发展起来并走向成熟,结构减震技术通过对结构施加抗震装置,由抗震装置系统与结构共同储存和消散地震能量,以调谐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这是积极主动的抗震对策,是抗震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已经形成一门新的技术学科。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智能控制和混合控制,尤其是基础隔震技术在美国、日本地震易发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国内也已经建设了数百幢隔震建筑,其核心是将过去传统的“硬抗”技术转变为“软抗”,在建筑物基础柱子上设置一道橡胶垫隔震层,将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地震来临时,柔性的橡胶垫隔震层可以有效地隔离地面的强烈震动,从而大大减小建筑物结构在地震中的摇晃,使其由剧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整个上部结构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阻断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输入,从而减小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加装基础隔震装置,根据设防烈度不同其造价约为建筑物造价的10~20%,每平方米100到200元,但由于减少结构断面和配筋,实用面积增加,楼层增加、房屋容积率提高,建筑物全寿命造价还是可以明显降低,这是未来防震减灾的方向,现在主要是转变“重救灾、轻设防”、“追求外观装饰、轻视结构安全”的思想观念,随着隔震支座的普遍应用,规模化的生产还会进一步降低造价,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
5、我们还差得很远很远
与同样是处在地震多发带上的日本、美国相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还差得很远。 - 1、法律
1998.3月,我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十年过去了,可能还没有任何人、任何单位受过这部法律的制裁,与它相配套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执行情况也很不理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来规范就宽松、笼统、不具体,加上建设方为了省钱,总想在小概率事件面前赌一把,设计人员防灾意识淡薄,理论上的抗震措施与实际工程往往脱节,在大城市建筑控制得严格稍好一些, 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小城市、城中村建筑根本就没有图纸,凭经验土法施工,建筑物抗震性能极差。
在汶川地震画面的冲击下,睁眼环视我们的周围,才知道有多少是美丽的“伪现代”建筑。就以这次最受人诟病大量坍塌的中小学校建筑而言,抗震设计规范中很多明文的规定,在设计和施工中没有得到执行。如对砌体结构大开间的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在没有对建筑型式明确要求的前提下,为了追求自然采光开大窗户,墙体开洞的面积超过80%,其实对于采用砌体结构的房子来说,超过40%都很危险;教学楼大部分都是单排教室、双面采光、外面单侧走廊、两头是楼梯间,这种平面形状是细长的一条,极不利于抗震。另外还有如选址的错误、构造柱和圈梁的缺失、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等等,满眼皆是啊!全国其它还没有地震的地方呢?想一想都怕。
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条款规定特别细致具体,《灾害救助法》规定必须把一定比例的税收作为灾害救助基金进行累积,每年法定的“防灾日”,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尤其是在建筑物抗震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和检查非常严格,《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的基本烈度值比我国普遍高一度,一个建筑工程要获得开工许可,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只有一级建筑师才有资格编制抗震报告书,并终身负责,每栋建筑的抗震报告书都是厚厚一本,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检查,确认无误后工程才能开工。房屋出售时必须附带耐震说明,近几年日本大力推广隔震建筑,使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又提高一个档次,甚至能够保证在基本烈度情况下室内设施和物品的安全,我国生产的隔震支座大部分出口日本。另外,日本对中小学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性非常注意,除了公园、广场和指定的空地等野外露天避难场所之外,把体育馆、幼儿园、文化中心、小学和中学等都建成重点的避难场所,学校建筑的抗灾预防能力非常强,当发生地震时,附近的居民可以很快步行到学校避难,使用储备仓库中的急救物资,迅速展开自救。 - 2、宣传
在经过唐山大地震多年之后,我们对地震的可怕已慢慢忘却,或者说我们捂住自己的眼睛不愿面对,总是祈求运气的眷顾。一方面民众对于地震和防震知之甚少,亟需补课,了解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又不想公众对地震过于敏感,害怕引起猜疑和恐慌。于是,只能在宣传和稳定的“两难”中小心举步, 慎重有余,积极不足,这反过来又使公众缺少了解地震与防震知识的机会,不知则惧,在现实灾害的打击下,现在民众更加笼罩在对地震的恐惧之中。
美国加州属全球地震高发地区之一,地震学家预测洛杉矶在一两代人内发生里氏8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在频繁的小地震和可能的大地震威胁之下,美国及加州地方政府除了制订的一系列建筑物抗震设计规定并严格实施外,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震意识培训成为了美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核心内容。美国地质调查局及教育部门多年来始终对公众及在校学生进行地震知识的教育,普及地震灾害中自我保护的知识。例如加州的中小学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交给学校统一保管,内容包括必要的药品、干粮及与家长及外地亲属的联系方式等,以备万一。
不能说我们不重视生命,而是太相信自己不会遇到这种灾难;不是不想学习防灾知识,而是机会不多,内心还有“无所谓”的消极思维;不是经济能力达不到,而是思想重视达不到,思想意识的不够重视,造成灾难教育屡屡缺失。 - 3、防灾意识和准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地震灾难刚过,在短期内人们都还会有较高的防震意识,但日子久了,对地震的警惕性又会松懈下来,除了需要想办法来保持人们的防震意识外,还应该未雨绸缪,实实在在做些防灾准备。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的是速度快的纵波,这时人感觉地面在上下颠簸,随后横波到达,这时感觉到水平摇晃,最后才是面波在地面上滚动,由于面波的能量大于纵波和横波,破坏以面波为主。所以地震发生时,从感觉到破坏有十几秒到几十秒宝贵时间,防灾意识和经验将有助于采取正确的躲避策略。
日本在防震准备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他们在家中和办公桌下专门配置的“防灾应急箱”,就很有特色,这种防灾应急箱体积不大,内部配置略有差别,大体可以满足地震发生时幸存人员的自救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幸存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箱中一般配置有手套、应急食品、饮用水、蜡烛、火柴、保温雨衣、尼龙袋、简单药品、绷带等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市面上绝大部分防灾应急箱,都是“中国制造”。
在日本的小学、中学和应急中心都设有救灾仓库,配备足够的避难物资,有灾害应急食品、临时厕所、固体燃料、供水水筒、毛毯、防水塑料布、铁锹、医疗急救品等。中学除了成为避难场所之外,也同时作为地区医疗救护基地,配备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 - 4、救灾
汶川特大地震后,政府迅速有力的抗灾救人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赞扬和世界的认可,看着花甲之年的总理在瓦砾废墟之间奔走呼号、各路救援大军奋不顾身、广大志愿者争相向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还有废墟下生命的坚强,真是让人感动。然而抗震救灾是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装备、技术比人数更重要!看着士兵民众拿着铁锹在钢筋水泥的废墟面前一筹莫展,真是揪心!
以救人为主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但是后面的路还很漫长,现在最需要的是理性救灾,把有限的善款用在切实帮助灾民治疗、生活和恢复生产上,逐渐引导灾民自救。真希望能经济救灾、效益救灾,警惕形式主义和政治救灾,杜绝铺张浪费和面子工程。
善于遗忘还会重蹈覆辙!假如汶川特大地震还不能让我们清醒,还不能让我们痛定思痛,那么我们真的不可救药了。只愿“多难兴邦,天佑中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