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没有颜如玉

作者: 虚度_色受想行识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2:43 被阅读74次

    现在的书,打扮的极为讲究。单说纸质,有的光滑,有的婆娑,有的柔软,有的紧俏。它们的外面不仅有书皮还有“束腰”,有的时候会装在一个盒子里,外面一定会有一层“保鲜薄膜”,仿佛怕里面的东西坏掉。我想肯定是书中,有颜,如玉的缘故。

    一般情况下,想要堂而皇之的一窥究竟,还是很容易的。不过,这也要看机会,比如我个人从小是没有这样的环境,周围除了相貌平平的课本还是课本。直到在小学三年级的某一日,到一同学家玩,才算第一次见到书还有什么其他的样子。
    他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橱,大大小小的书本高高低低的站在那里,地上还有很多大部头书个子很大,也有扎着头的线装书和身着奇装异服的孤本。对于当时年幼的我而言,甚是好奇,于是迫不及待的翻开,从此算是打开了阅读之门。因为如饥似渴,所以不论高矮胖瘦照单全收,不看脸不看身材,从不挑肥捡瘦。

    读书的乐趣和世上的种种乐趣一样,没有什么神奇,也不用故作神奇。书就像人一样,对于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触去阅读。有的书是用来读的,有的书是用来看的,有的书是用来查阅的,有的书是用来浏览的。有的时候你要去玩味,有的时候你要去欣赏,有的就你要去放下,有的时候也会错过……
    根据情境和心境的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人而异,因书而异。这就跟每个人的阅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了,比如李敖,他甚至想出了将一本书复印两册,剪开以后分类拼贴的怪方法。再比如李商隐,据说他读书的时候喜欢将很多相关的书摊在地上,顺藤摸瓜的读,被后人称为“獭祭鱼”。想想他们也真的算是懂得“玩”。

    不过,无论用什么方式,你看的还是里面。

    说起“书中自有颜如玉”,它的作者还真的是一位励志大师,而且还是大宋皇帝。很有必要将全文曝露一下:

    劝学诗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也就是说,你如果没有地、没有房、没有车,娶不到老婆,不要紧,好好读书一切就会有的。这不能怪宋真宗,谁让宋朝出了一个黄袍加身的殿前都点检,又搭配了一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于是烙下了重文抑武的病根。却造就了文人的天堂,唐宋八大家宋代就占了六位,考试考不上还可以“奉旨填词”,死后还有歌姬送葬。

    更恐怖是黄山谷: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既然不读书会让人讨厌,而且马上就要到人身攻击了,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当然要认真读书。在这样的威逼和利诱之下,一代代文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可惜随着科举制度的僵化,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文人们忽然感觉自己受骗了,十年寒窗什么都没获得,又不好意思返回家乡,便将才情寄托于青楼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在科举考试的考场附近就是青楼聚集地的原因,可谓有需求就有商业。

    想必这时他们才理解,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奥秘。

    好吧,言归正传。书还是要多看的,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算是被颜如玉发现的途径了。实在做不到腹有诗书,或者害怕大腹便便影响美观,没关系那就把“腹”去掉,有诗书或许也可以。

    天天在互联网上荐书卖书的罗振宇,对于买很多书不看的态度是,书在那里就会有它的影响,培养出了感情,说不定偶然就会被吸引。有腰封小王子之称的梁文道曾在节目中说,喜欢在出门旅行的时候带书,确实是不怎么有时间和心情去看,可却是一种习惯会觉得很踏实。这都是善用之道。

    当然,有的时候一本书和一条狗的作用是一样的。

    大学的时候,就经常泡在图书馆里,赞叹书中可以用美妙的形容词,勾勒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终于再也不用惋惜书中没有颜如玉了,因为只要不经意的一抬头,出落的美人儿就恰好在余光所能顾及到的地方……

    再后来,我慢慢地知道了。
    书中没有颜如玉,她只是一个国字脸的麻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中没有颜如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h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