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早已划归市区,这里仍保有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特点,比如,鲜有高楼大厦;比如,小兔子满街撒着欢跑。小兔子是不能进市区的,但它机动灵活,走小路、上大道无所不能,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大有用武之地,价格比正规的出租车便宜多了。尽管它使出吃奶的劲,连公交车也追不上,市场却是一片大好,底气就来自满大街的人。
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不同的事业、相同的愿景在奋斗。在这里,企业密集,商铺林立,马路上,豪车与小兔子齐飞;步行街,川菜与肉夹馍共舞。
在市区,满街都是车,在这里,人比车多。车是钢铁的外壳,人是会呼吸的风景。所以,这里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蒸蒸日上的繁荣兴旺。
小商品批发市场门前的一条街,临街的商铺天不亮就开门了,板凳桌椅、笤帚围裙们纷纷亮相,沿街摆放了长长的一溜。拐一个弯,可见一排排两层楼高的门市房,这里有卖服装也有做服装、有烤羊腿和大骨头的、经营鱼竿的、乃至开咖啡屋的,业主们埋头做着各自的生意。近旁就是夜市,夜市连着步行街,下午三点以后,夜市热闹非凡,买与卖的市声此起彼伏,浓重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切的一切在市区很难见到。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怎么是这里?好朋友说,就是这里!
一排排门市房的边缘,有一座三层小楼,很旧,上了天桥走进小楼却瞬间安静、豁然开朗。明亮的教室、雅致的装修,福田图书馆散发书香,无论何时都有家长和孩子们在这里低头阅读。温馨的环境和优雅温和的中、外教老师,瞬间让我喜欢上了这里,租用了一个教室教作文。
孩子们一来,教室里立刻就沸腾了,每个小小的孩子都是一颗高能量炸弹,我和他们热烈互动,看似漫无边际的说笑,实则是有预谋的“引诱”,诱导他们把生活中的平凡事讲出来,然后化为文字。当教室渐渐归于平静,孩子们开始写了,我仍需要不断跟他们交流,帮他们纠正用词和语言的表达,宝贝,再动动脑,这个动作用什么词更生动?开头有没有做到开门见山?那些不通顺、不连贯之处即使让你再抓狂,也要隐忍不发,因为我知道从懵懂到霍然开朗不是一条平坦的路,需要无尽的耐心去铺垫。
一抬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一天好像只是短短的瞬间。下课了,我站在走廊上透过玻璃望向窗外,外面的景观没有任何改变,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专注的是孩子们的进步和改变。当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终于有了进步,那种幸福感无与伦比。
有一天,跟刘老师聊天,她说:“我原来住在北竹岛那边,大润发、医院、学校离得都近,真是太方便了。刚搬来张村的时候一点也不习惯,不过住了几年我觉得张村特别好。”然后她调侃地说,我们张村才是市中心!你们住市里多偏僻啊!我哈哈大笑。
笑完我想,其实繁华北竹岛也曾经是城中村啊,这些年城市的触角在不断延伸,南征北讨、东突西进,城市的体量扩容了几十倍。
想起十几年前,我和朋友们聚会,座中有一位某中学的领导,他与我们当中的几位朋友很熟悉,靠着这层关系大家给他敬酒:“校长,提前拉关系、拍马屁哈,说不定我们的孩子将来要上您的学校啊。”
校长说:“都别来哈,能上市里的中学就上市里的,别误会,我不是不欢迎大家,我们那里是乡结合部,说实话,还是有点差距的。”现在谁说校长所在的区域是城乡结合部,谁说他的中学不好,保准被看成外星人。
不过,刘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位记者去西部的小乡村采访,一位大爷问:“你家是哪儿的?”记者说:“我是北京的。”大爷以无比同情的口吻说:“哦,北京的啊,你那地方真偏远!”哈哈哈,笑死人了,居然说北京偏远!。刚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的我觉得这位大爷才是一位智者,类似庄子。试想,如果大爷果真无欲无求,守着一亩三分地知足常乐,北京再伟大再繁华与他有什么关系呢。大爷的心安定宁静、一片澄明就足够。
你向往北京,你就去打拼,你热爱家乡就扎根家门口自给自足。但无论在哪里,选择喜欢的事业,安于做自己的内心才是根本。不好高骛远、不耽于幻想,脚踏实地、在自己的领域孜孜以求,必有回报。
所以无论时代怎样变,只要你的心安定宁静,无论身居何处,都能拥抱整个世界。
我想起朋友的话:在这里,就是这里。是的,就是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