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而拖延患者永远没时间?经济学当中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稀缺会俘获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他得到改善。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稀缺资源可以换来专注与回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开一场会议的前期,一开始都是没有重点的,而谈论的内容也非常抽象,离题甚远,大家的谈话总是偏离主题,原来简单的要点总是要费尽周折才能说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却没有人能给出解决方法,时间都花费在了于与主题无关的细节上,在开会,在会议开到一半时,情况发生了转变,与会者开始意识到时间快不够了,于是变得认真起来,会议的后半段总是会出现很多此种实质性的进展。中途修正反映了稀缺俘获大脑所引发的一种结果—一旦时间不够用的现实变得无法逃避,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
英国著名记者—马克斯黑斯廷斯曾在一本关于丘吉尔的著作中这样写道: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每个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工作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像个英国人,截止日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产生了时间稀缺,而它可以让人集中精力去做事稀缺也会让我们更加专注红利。
佯装稀缺是很难做到的,之所以会产生“专注红利”,是因为稀缺会将自身的影响强加于我们,在纷繁的琐事中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发现稀缺的影响超越了意识控制的范畴。之发生速度以毫秒计,这就是为什么迫近的截止日期会使我们能如此义无反顾地避开干扰和诱惑的原因,稀缺会自动将这些因素推至一旁。
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话说就是,“在思考快与慢的两个节奏上,稀缺都会俘获大脑”。专注于某一件事就意味着我们会忽视其他事情,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沉浸在一本书或一部电视剧中时,身旁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充耳不闻,可见专注同时也会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所以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的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管窥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就是因为它会影响并指挥我们去想那些事和不去想那些事,例如让你尽量多的列出白色的东西。雪,牛奶,你能想出多少种白色的东西?这个小任务是否比你最初设想的要难一些呢!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恼着忙碌之人,若仅仅把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忧虑的结果,那就是忽视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意志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所以,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