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自己的行为举止和社会交往时,固定思维模式的孩子都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评判,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则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帮助.
在这里需要引用一个例子:
在第一个项目自由体操中,伊丽莎白第一个登场。尽管她表现得很不错,但在后来几个女孩出场之后,得分出现了变化,伊丽莎白输掉了比赛。在其他项目中,伊丽莎白同样表现得很好,但是依然没能赢得比赛。那天晚上比赛结束时,她一条彩带也没能得到,她感到很沮丧。如果你是伊丽莎白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1.告诉伊丽莎白,你认为她是最棒的。
2.告诉她是裁判的不公平让她丢掉了原本属于她的彩带。
3.安慰她说体操其实没那么重要。
4.告诉她她有足够的能力,下一次肯定能赢。
5.告诉她她本来就不该赢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存在着一种强有力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护孩子们免遭失败!但是这种做法或许能够暂时防止孩子们失望,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危害。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从思维模式的角度看看对刚才五句话的五种可能的反应,倾听其中传达的信息:
第一种(你认为她是最棒的):这种说法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真心的。她并不是最好的——你知道这一点,她自己也清楚这一点,这对于她的恢复和进步一点帮助都没有。
第二种(她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是责备他人的做法。当事实的真相是,问题根本在她的表现而不在裁判时,难道你希望她以后变成喜欢将自己的不足归咎于他人的人吗?
第三种(安慰她体操其实没那么重要):这种说法会教给她,当她有什么事做不好时,贬低这些事情本身就对了。难道你真想告诉她这些吗?
第四种(她有能力):这可能是所有信息里最危险的一个。难道是能力自动带领你走向成功的吗?如果是这样,伊丽莎白这次没能赢,为什么下一次就能赢呢?
第五种(告诉她她本来就不该赢):在这种情况下说这样的话的确有些无情。当然,你可以不用这么直白的方式表达,不过伊丽莎白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亲基本上就对她表达了这个意思。
下面是她父亲的原话:“伊丽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对比赛寄予了如此大的希望,而且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现,但是依然没能赢,你一定感到很失望。但是你要知道,你并没有付出 100% 的努力。有很多女孩练习体操的时间都比你长,而且比你更努力。如果这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要全身心地为此付出努力。
父母们认为,通过表扬孩子的头脑和天赋——他们可以给予孩子们持久的自信心——就像送给孩子一份礼物一样,但事实上这行不通,还起到了反效果。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任何事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对自己产生怀疑。如果父母真想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
另外一个例子:
“一个很棒的学生,她差一点没能熬过去。
在毕业前一周,桑迪来到“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办公室,她说想转专业到心理学。这个请求太奇怪了,但是我感到了她的绝望,仔细倾听了她的故事。我看了她的成绩单,发现上面不是 A+就是 F。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桑迪的父母一直希望她能进哈佛大学。她的父母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认为桑迪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证明她的(也许是他们的)价值和能力。能去哈佛,才能证明桑迪确实很聪明。对他们来说,上学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追随她对科学的热情,甚至不是为了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标签。但是桑迪没能进入哈佛,她从此陷入了彷徨,这种情绪一直折磨着她。有时,她能振作起来有效学习(就得了 A+),但有时她无法做到有效学习(就得了 F)。我知道,如果我不帮助她,她就无法毕业,如果她不能毕业,就无法面对她的父母。如果她无法面对她的父母,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应该可以帮助桑迪毕业,但这并不是重点。像桑迪这么聪明和出色的孩子被这些标签压垮,真是一个悲剧。我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告诉父母,他们需要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望子成龙——帮助他们培养兴趣,获得成长,领会学习的真谛”
乐趣,以最差方法奢求最佳结果
让我们再仔细看看桑迪父母传达的信息:我们不在乎你是谁、对什么有兴趣,也不在乎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对学习毫不关心。我们只会因为你能进入哈佛大学而爱和尊重你.
“我们爱你——但有条件”
这些父母传递的信息并不只是“我在评价你”,而是“我在评价你,如果你能按我们的条件成功,我们才爱你”。
这里讲的不是把“爱挂在口边与否的问题”,而是他们把这种价值观深入骨髓的,去引导着他们去教育他们的下一代.
成为好老师好父母:
许多教育者认为,可以通过降低标准让学生们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成就。这和过分称赞孩子的智力是同一种理念。这种方法起不到什么作用,降低标准只会培养出受教育水平不够的学生,他们只能做很简单的工作,还自视甚高。
为什么要引用这些例子,因为单纯的总结不足以说明一些问题。身边有少部分的人群,就存在着这些特质,所以在这里拿出来说。 在固定思维的大环境教育体制,甚至是固化的家庭思维,其实它在断送每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未来. 从小就秉持着“高分数”“名校”“好工作”“好的另一半”“好的未来” 谁能够说清楚“好”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才能称之为“好” 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终身的职业?一个大的房子?一位称职的另一半?所有的这些条条框框,在你最初接触家庭教育和学校氛围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了,而在大的教育环境体制下 ,一味的要求分数,分数定胜负,这种定性的评判,让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富家子弟或中、低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天性还没被开发的阶段 早就被浇灭了。
当他们毕业你问他们想做什么?想从事哪个行业?有什么目标?有什么梦想? 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不知道”。这种状态的生活是很可悲的,3岁的大脑是本该被开发的阶段,却被无视在日常琐碎的生活细节,在小学本该发展自己兴趣和爱好的成长阶段,下课后被迫参加各种培训班。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是认识自己、重新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新的探索,树立世界观 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阶段,却被重的背不动的教科书,在日日夜夜循规蹈矩中 学习和生活。
这个时候家长问,为什么你没有作为?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为什么这个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
(而少部分的他们给到的教育是 你要么有这个能力,要么没有....那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的才能.)
所以问题是,在他们最初成长的阶段有去让他们肆意妄为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吗?大部分的答案是:没有.
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教育的大环境,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氛围。这些老师会根据学生们一开始的表现,判断谁聪明、谁笨,然后就放弃那些“笨”的孩子。“他们不是我的责任。”这些老师不相信提高,所以也不会尝试去提高学生们的能力。之前提到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就说:“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第一学年里是不会变的。”“作为一名老师,我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起不到什么影响。”这就是刻板印象是如何影响这些老师的。刻板印象告诉老师们哪一组学生是聪明的,哪一组学生不聪明。所以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在还没有见到这些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该放弃谁了。
在一个行为、价值观趋近于固化的年龄,再去责问,没有丝毫的意义. 那些在学校成绩或许不算优秀的人群,他们会被贴上“不爱学习”“不够聪明”“游手好闲”“没有未来”“扰乱社会秩序”的这样一部分群体,至少他们的天性跟野性还没有完全的被磨平棱角(前提是“三观得正”)
所以,接下来我们仔细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真伪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人们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就这么简单。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产生很多影响,但它的核心就是这一点。然而,很多人却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
第一种错误理解:很多人将他们身上某些他们喜欢的优点称作“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他们是一个思想开放、灵活性高的人,他们会说自己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我经常听人们将成长型思维模式称作“开放型思维模式”,但是拥有灵活性和开放的思维,与专注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两件不同的事。如果人们远离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真正意义,也就远离了它所带来的益处。人们可以沉浸在自己杰出的个人能力中,但可能无法成功地培养自身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能力。
第二种错误理解:很多人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去夸奖别人的努力。在之前的章节中我讲过,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努力本身、采取的策略、集中的精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夸奖,可以培养出成长型思维模式。这样一来,孩子们会明白他们努力的过程可以带给他们成长和知识,而知识并不是神奇地凭借他们天生的能力获得的。在这里,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记住,努力的过程并不只包含努力本身。当然,我们希望孩子领会到辛苦工作带来的成果,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明白,在他们采取的策略不奏效时改用新策略的重要性。(我们不希望他们运用同样无效的策略一遍遍地努力。)我们希望他们在需要时去寻求帮助,去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是我们希望他们能够领会的努力过程:努力工作,尝试新策略,听取意见。
另一个陷阱就是,称赞根本不存在的努力(或者努力过程中的其他部分)。不止一次,有家长对我说:“我称赞了孩子的努力,但是没有用。”我立即反问:“您的孩子真的很努力吗?”家长怯生生地回答我说:“没有。”我们永远不要认为,孩子们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而我们去称赞他的努力过程,就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但更令我担忧的一个问题是,当孩子们没有学到东西的时候,一些老师和教练将对努力进行称赞当作一种安慰奖。如果一个学生已经很努力了,却收效甚微,我们当然可以肯定他/她的努力,但我们永远不要满足于这种无法带来更多收益的努力。我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这种努力无效,并要引导孩子选择别的策略和资源,帮助他们重新学到知识。最近,有人问我:“是什么让你无法入睡?”我说:“我害怕,当孩子们没有真正努力学习的时候,他们会用思维模式的概念来让自己感觉良好——就好比失败的自尊运动。”成长型思维模式本该帮助孩子们去学习,而不是去隐藏他们没有学到知识的事实。
第四种错误理解:有些人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等同于告诉孩子他们可以做任何事。
两种思维模式
尽管为简单起见,我似乎将人们说成一部分人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另一部分人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但事实上,我们都同时拥有两种思维模式。我们没必要否认这一点。有时我们处在一种思维模式中,有时我们处在另一种思维模式中。所以,我们的任务就变成了去弄明白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自己(或其他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评判比发展更重要?
下一章讨论
(2)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3)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