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朋友說,覺得看這本書,
是我離文學距離最近的一次。
我從來不是學術的人,
從小就不讀書,
書裡那麼多的人名,我甚至都會略過,
只知道那指的是一個人,
因為就算念出名字,我也不懂是誰,
重點是,我也不會記得。
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困境吧。
從小學不知幾時開始,到初高中遇到不好的老師,
最後叛逆地放棄,慢慢的,就不會看書了。
那天說,沒有讀書的三十年,
雖然也不能說是白過了,
但終於可以讀書了的狀態,是我等了好久的。
這是再真實不過的狀況,
真實地從我看不進書,可以稱之為無法閱讀,
到終於開了竅,能夠慢慢從簡單的勵志書籍讀起。
直到現在,有意識地想增加一些所謂的文學修養。
我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因為積累是與時間成正比的,
而成年人最缺的就是時間了。
更確切的說,是大把安排給自己的時間。
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
雖然文字上的敘述方式有些難適應,
但是她所講述的幾百年前的文學界性別思考,
讓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的我,肅然起敬,
從來沒有想過,這會是如此嚴肅且嚴謹的話題。
最欣喜的是,在書中的名人簡介裡看到了一絲希望,
原來日記體在百多年前就存在了,
原來日記體也能成為作家,
原來我一直也不懂為什麼的對格式的糾結,可以放下了。
喜歡這本書,因為她打開了我的視野。
讓我嚐一嚐接近文學的味道,
霑一霑文學的雨露,讓我不害怕我無法進入那深奧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