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字:
太上:最高境界,最好的统治者。
下:与上相对应,指百姓。
理解:
最高境界的统治者,百姓感觉不到他们的权威和恩德,只知道有一位领袖的存在。稍逊一个层次的就是施行“仁政”的明君,这样的君主会得到百姓的感恩和赞誉。再其次就是施行“暴政”的暴君,百姓惧怕他们。最差一个层次的统治者会受到他的子民轻视瞧不起,毫无信誉可言。统治者如果不守诚信,人民就不会信任他。高明的君王会很悠闲,他们不轻易下号施令,国家的一切事物都井井有条,百姓们都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一切原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这一章老子讲了作为君主的四个层次,最高级的层次的君王治理国家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让百姓安居乐业,安享太平。这种状态正是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的状态,据记载这种美好盛世曾在黄帝、唐尧、虞舜等上古先祖时出现过。
其次是立圣言、重信诺以招引天下之士的王道之王;再次是以强力征服天下,并以威严震慑人民的霸道之王;最次的是群起而辱之的末路之王。
老子所讲的统治者的四个层次,对当今的管理者很有启发。
【从政之道】隆庆帝的垂拱而治
隆庆皇帝在位时间仅六年,但此期间却是明代最为安定繁荣、人才辈出的一段时间,这与隆庆帝的统治方式是分不开的。
隆庆帝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配合臣子们的建议,对大臣们的决定一般不会干预,只是在关键时候才发挥皇帝的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的设置,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意味着皇权高度专治,朱元璋一人独揽大权。实际上,在朱元璋之后,他的继承者们,并不是每一个都像朱元璋那样,有能力做到大权独揽,所以对于朱元璋之后的皇帝,还是很需要大臣辅佐的,但是先祖的制度不能变,所以经过改造,明朝就逐渐形成了内阁制,用此制度来分担皇帝的政务和制约皇帝的专权。
内阁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票拟”的权力,就是代替皇帝草拟各种文书,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比以往各朝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制度更加细致和周到,各类政务奏请文书的批答,可以是内阁与皇帝共同讨论后草拟成文字,更多的时候是内阁先拟写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交给皇帝审批。这使得明朝的皇帝可以单纯依靠内阁的“草拟”来治理天下,皇帝只需管理好内阁便可以实现“垂拱而治”了。
对内阁制度执行的最好的当首推隆庆皇帝,因为隆庆皇帝对内阁大臣是最为配合的,而且他对国家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两件大事上,一个是“俺答封贡”,另一个是“隆庆开关”。
“俺答封贡”就是大明王朝封蒙古俺大汗“顺义王”的称号,使得蒙古各部向明朝进贡,双方互通贸易,数十年内,明朝与蒙古保持着友好的边境关系,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
“隆庆开关”就是重新开放,因当年倭寇骚扰而终止的海外贸易,这些政策对促使隆庆时期,明朝的繁荣昌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能取得这样的盛世,隆庆皇帝自己并没有什么事务都亲力亲为,他只是依靠了一个强有力的内阁,繁忙而又沉重的朝廷事物,就这样迎刃而解了,他自己而倒是做了一个悠哉乐哉的圣明天子。
悠兮其贵言学经典,增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