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课前的《祖国颂》,在场的人都会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祖国颂》的每一句歌词都激励和打动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心。

接上讲《送宗伯乔白岩序》原文
【6.3】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乔白岩先生说,我将终身奉行圣贤之道。这个圣贤之道就是“收放心”的功夫。也就是要在心上用功。怎么在心上用功呢?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实时察觉,把所学到的“收放心”的功夫应用到一日常规。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有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都要学会忙里偷闲。忙就是在事上练心。闲就是气定神闲,也是有能力去驾驭自己的人生。不管怎样,再忙,也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一定要记住,时时修行,时时体察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乔白岩先生说后悔自己知道这个太晚了。阳明先生说怎么能轻易这么说呢?无论是当今为政,还是古时为政,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抓经济,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抓心。两者必须同时抓,单抓哪个都会偏。如今很多的道场都变为商场。那将来商场是否可以变为道场呢?这是自然的,稻盛和夫先生也说过,企业本就是道场。

卫武公是西周时人,姓姬名和。在他90岁的时候,他跟国人说毋以老耄而弃予。这段话出自《国语·楚语上》。阳明先生对乔白岩先生说,卫武公90多岁还要别人向他劝谏。而您的年纪只有卫武公的一半,成就可以是他的几倍,与他相比您不觉得有所惭愧吗? 自强不息,跟年龄没有关系,这是每个人一生的准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交相儆戒,砥砺前行,互相加持,方能见到光明。
学习是为了改变命运,那学什么能改变命运呢,只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德传家、耕读传家才可以改变命运。

与王纯甫书[背景简介]
正德七年壬申(1512年),阳明先生41岁在京师。三月,升考功清力吏司郎中。《王文成公全集》年谱记载,这一年穆孔晖、顾应祥、郑一初、方献科、王道、梁谷、万潮、陈鼎、唐鹏、路迎、孙瑚,魏婷霖,萧鸣凤,林达,陈洸及黄绾、应良、朱节、蔡宗兖、徐爱一同接受阳明先生的教诲。十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上任途中回家省亲。徐爱是阳明先生的妹夫,他们一起回家途中一起论《大学》宗旨(可参看《徐爱录》之后也会解这一部分)。《寄希渊书》也是作于此年。

施邦耀在《阳明先生集要》一书中,就此文有评曰:君子,唯有觉知自己的心、觉知自己的情绪、觉知自己的思维,安心于日常生活、工作,才能做到随遇而安且不忘忧勤惕励。当穷困拂逆不顺心时,不要失去反求诸己的能力和平常心。所以能常变一致,不被境遇所动摇、夺志。时时要有收放心的功夫。不求异于人,但求同于理。若只以偃蹇贫践自奇,便落轻世傲物之习。

后续课程会持续更新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