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这一本,确实看的有点慢,比起工具类的书来说,这种历史性质的,引人思考的更多。
关于万历皇帝,关于张居正,关于申时行。仿佛看到了那个朝代的样子。
一个从小被作为道德模范养育的皇帝,礼仪,规矩,四书五经,凡此种种,充满了每一天的日程。维护礼仪的规范性,作为国家之典范,供文武百官朝拜。看的是大臣们已经预先决定过的奏章,除了同意,还能如何?听的是那些大大的道理,引经据典,每一条都那么义正言辞;做的是那些在道德的光环下,大臣们觉得对的事情。名义上是权利的制高点,有时也不过是一个意见的输出口。纵然说不上是傀儡,但很多事情还是不能如自己的意。明明很勤奋,被流传出懒政;明明只是想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被说大逆不道,引得内阁大臣已辞职来威胁;明明是相信的人,在去世后,发现背叛,欺骗而深感绝望。真真正正,一个可怜的帝王。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祖宗”。
张居正呢,作为首辅大臣,自然要保持刚正不阿,淳朴节俭,满腹诗书,大局为重的形象。看着皇帝慢慢长大,养成自己或者说是文官集团希望的样子。独揽大权,权倾朝野,提拔私人,打压异己。在皇帝那里是楷模,是老师,是人生的指路者。在异己那里,是蛊惑君王,祸国殃民的罪人。反抗之尖锐,以致死后的悲惨。
申时行,看着前任的事件的发生,谨慎的经营者自己的位置。一方面要获得皇帝的信任,一方面要平衡官员之争。不同于张居正的傲娇方式,他处理的有些低调,有时还让人觉得不作为,但他至少稳住了局面。纵使暗潮涌动,也让权利之争看起来比较平静。
这本书看着,看着,就看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严守戒律的帝王坐在那冰冷的龙椅上,旁边站着面容严肃,正气十足的首辅大臣,接受着百官的朝拜。每一个低头朝拜的官员,谁是真正站在帝王一派呢?各自心怀鬼胎,想着站在哪一边才是对的,才能仕途坦荡。
文官集团的权谋,比这个国家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应该有的改革,应该有的制度,以利益的目的被发展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