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61985/4eb04c1ff9c0ee06.jpg)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大明都城北京陷落。
一个身着黄袍,面容不整的人慌忙来到前殿,急促地撞响了独属于他那宿命的钟。
一声,两声,三声……
清响的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声声刺耳。
一下,两下,三下……撞击的频率越来越慢,声音也越显乏力。
突然,他停止了撞击。
他再也没有耐心等下去,因为他的等待换来的却是孤独,却是百无一应。
文臣武将,宁有种乎?
此时的他是多么无助,多么弱小,多么孤独!一句“诸臣误我”尽显凄凉,道尽了他多少的无奈与不甘。
作为大明的皇帝,他很不幸。亘古未有的天灾,遍地开花的农民起义,消耗成空的国库,势不可挡的满清铁骑……
天之昭昭,何薄于我?
我自登基以来,夙夜勤勉,不贪酒色,生活简朴;对家国大事,我整天诚惶诚恐,尽心竭力,为何换不来一刻太平呢?哪怕一刻也好!
细细想来,他确实没过过几天太平的生活。一下是边关急报,一下是关内水旱,一下是宫廷内斗,一下又是满清南下,一下又是流寇四起……在位期间,他整天如芒在背,没享过几天清福。
崇祯,作为帝王,你真的太不幸了!
也许你不明白,这是一场残酷的利益角逐,一旦开始,就无结束可言,除非鱼死网破!
势倾则散,财尽则疏,是这场利益角逐中亘古不变的道理!
撞钟的回声渐渐消散,但他宿命的钟声仍有余音,仍在回响。
他抽出御剑,径直朝后宫走去。
半路上,他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因为你不知道此时他的内心是多么纠结。
他即将面对自己的亲人,并对他们痛下杀手,他的女人,他的孩子……为了大明皇帝的那最后一丝尊严。
外面的嘈杂声与喊杀身离他越来越近,不远处,冲天的火光可以清楚望见,半空中浓烟滚滚,那股血腥的焦味弥漫在整个北京城中。
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皇帝?丈夫?父亲?平民?他还在犹豫!
近乎咫尺的火光和嘈杂声告诉他不能再犹豫了。
最后他做出了自己的抉择,吾乃大明天子!
贼兵已攻入皇宫,他们四处烧杀,四处抢掠,此时的皇宫早已面目全非,毫无往日的辉煌。
皇宫里一片混乱,有四处奔走逃命的,有到处杀人放火的,有到处翻箱倒柜的……乱泼滥洒的鲜血染红了皇宫的台阶,冲天的火光熏红了北京城头的那片夕阳。
残阳如血……
斜阳西映,映在了他的脸上。
他的神情不再慌张,眼中充满了几分坚定。此时的他已不在孤单,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所谓那些文臣武将,不如一个太监!
他也不会再孤独,因为他将与自己的亲人在九泉之下共度天伦之乐——那是他做皇帝时不能体会到的。
落日的余辉拼命地跟着他,照着他……
恰着微光,是他模糊的背影,是他蹒跚的步伐,是他前方的路。他将沿着这条弯曲而陡峭的路,像他宿命的轨迹一样,最终到达他生命的终点——煤山!
此时,外面的世界还很喧闹,什么刀突枪鸣,什么人喊马嘶,什么鸡蹿狗叫,乱成一片。但喧闹任其喧闹,他的内心终归褪去了人世的浮华,变得很平静,出奇的静,死一般的静。
关于困住他半生的问题,他似乎明白了,他释然了,所以他也准备离开了,离开这场利益游戏,离开这个是非人间。
17年前,他因兄终弟及而上位。面对一个活生生的烂摊子,那时的他依然充满了斗志,下定决心完成大明的中兴之业。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大明实在是病入膏肓了。孙传庭死的那一刻,他也许还不知道,明朝早已名存而亡了。
他望着前路,一条一眼就能看到头的路,默然无语,继续走着……
危难之间,败军之季,他既无不懈于内的侍卫之臣,也无忘身与外的忠志之士,他很悲哀,很凄惨。
在这世间,他没了财富,没了亲人,没了权力,也没了能力挽狂澜的文臣武将……他什么也没有了。
但他并非了无牵挂,他还有一样东西耿耿于怀!
在这场长达200多年的利益接力角逐赛中,有一种人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对啊,他们有什么错,他们只不过是求一顿饱饭,然后安安稳稳过日子罢了,仅此而已!
帝国兴亡多少事,百姓皆苦何人知?
百姓,是他现在唯一的牵挂,所以他在临走前留下了那句话: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
走吧,崇祯!走得安详,走得从容!
煤山上,在一片寂静里,他向朦胧中的锦绣山河最后瞥去了惊鸿一眼,那是他曾经的锦绣山河啊!
江山如此多娇,帝王的他又怎会不留恋呢?
他也许真的想多看一眼这锦绣山河,哪怕一眼!
讲到这里,我想说一点东西。
我曾经尝试着想感受一下上面这种寂静,我去过福州的很多地方,去过西禅古寺,去过无人的烟台山,去过三坊七巷,也走过福州大学的很多角落……却都徒劳无功,怎么也没有那种感觉。不过话说回来,情侣倒见了不少,狗粮也吃了不少!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我初中时学的文言文,是明末张岱写的,叫《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开篇即“崇祯五年十二月”,就这七个字,吸引住了我。我继续读,反复读,反复想……终于,我感受到了,就是那种感觉!虽然文章中的那时离现在还有十二年……
回首这篇文章,那时我才初二,如今已是大二,好一个物是人非事事休!
好吧,咱话归正转。
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的煤山上,崇祯皇帝自缢于一棵歪脖子树下。
随他一同而去的,还有长达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
第二天拂晓,混乱的北京城多了几分往日的庄严和寂静。
朝堂的王座上,李闯王,不!是大顺皇帝,他终于迎来了那个属于他的东方赤阳 ,一个用无数鲜血染成的的赤阳!赤红得让人窒息!
残阳如血,朝阳亦如血!
江山易主,天下兴亡,如此之事罢了!
文章结束了,崇祯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