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文化趣谈——师旷劝学

文化趣谈——师旷劝学

作者: 世界文化艺术博览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01:00 被阅读0次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晋平公有一次对他的臣子师旷说:“我年纪大了,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总是觉得太晚了。

      师旷说:“时间晚了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说:“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敢和大王开玩笑。说实在的,一个人少年时候好学,他的前途就像早晨的太阳,辉煌而灿烂;壮年的时候好学,像正午的太阳,还有半天的好时光呢;到了晚年,就像蜡烛的光焰而已,蜡烛的火焰,虽然不怎么明亮,但是有了它,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些吧!”

      故意改变词语的概念,在逻辑上是一种错误,叫做“偷换概念”。有时,用偷换概念的手法开玩笑,可以增加幽默感,甚至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在这则生动的故事中,晋平公所说的“晚”是迟、不及时的意思,而师旷所说的“晚”,是太阳下山之后夜间的意思。师旷故意偷换概念,不仅是为了把话说得生动、有趣,而且是为了巧妙地引出三个好学的比喻,劝晋平公不要因自己年老而放弃学习。

相关文章

  • 文化趣谈——师旷劝学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晋平公有一次对他的臣子师旷说:“我年纪大了,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

  • 重读《师旷劝学》

    今天是忙乱的一天,临睡前重读《师旷劝学》。其中的几句让人忍不往想分享。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 古文N则

    励学短文三则 师旷劝学 刘向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

  • 终身学习 终身受益

    七年级期末试题文言文阅读是对比阅读《孙权劝学》与《师旷劝学》。再次读到这两篇文章,给我的启示依然是:学无止境,只要...

  • 从小听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真的!

    《师旷劝学》是著名的励学故事,见于《说苑》。故事主旨是说:人无论何时开始学习都不会晚。这篇故事经常会被选入中小学文...

  • 文化趣谈

    文化国界 北岛是为数不多的还活着的真正的诗人,现于香港大学任教。似乎存在感很低,要不是因为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

  • 文化趣谈——千里求师

    汉朝有个李固,是当时有名的三公之一司徒李郃的儿子。少年时代,他非常好学,曾经改名换姓,隐瞒自己贵公子的身份,...

  • 读《琴史》// 师旷

    卷二 卷二记述师旷、师襄、伯牙、钟子期等宫廷乐师或民间琴人琴事,另有百里奚妻女性琴人轶闻。 师旷(意译) 师旷,字...

  • 对自己好点

    见 《平公问师旷》作者:刘向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

  • 终身学习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趣谈——师旷劝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vl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