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积极而贴心的帮助”真的是蜜糖吗?
作为家长或老师,很容易就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给他们校正方向,不及时把他们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会让他们一生遗憾地走过很多弯路,错失很多好的机会,甚至误入歧途或者被压力和脆弱压垮。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有过这种思想。认为亲子依附关系、社会归属感非常重要,可谓是每个生命的情感根基,如果得不到家长或者老师的保护与引领,孩子如何能体会到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如何能爱满自溢再去爱他人、帮助他人呢?所以我学心理学,曾经也想更多去帮助他人,可能还有解救他人的想法。
可是慢慢地接触了许多案例后,我终于发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象,社会情感的支持有时候是生命成长的蜜糖,很多时候甚至成了生命成长的毒药。正是身边这些“积极而贴心的帮助”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成长、独立人格的培养、坚毅品质、强大能力等的培养。有这样的感受和观点,只是一直没有寻找理论依据。
02 “帮助”的“美好”面具
今日看《跨越式成长》一书,发现了琼.麦考德所做的研究之后,顿时无比欣喜,原来研究确实已经证实了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帮助,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人的蜜糖,而是别人的毒药。遗憾地是,帮助者和被帮助者甚至都没有察觉!
琼·麦考德是一位声誉卓著的社会学研究者,她一直致力于关于高危青少年的研究。
她跟踪一项开展了30多年前开展的儿童社会援助项目研究。这项研究雄心勃勃,经过精心设计,旨在量化对青少年(包括困难男孩,即少年犯和一般男孩)提供何种帮助最能长期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些帮助包括咨询、辅导和其他支持,比如辅导参加体育活动,教如何开车,提供生理或精神治疗,给他们学科科目的辅导,参加夏令营或者其他社区活动。
我们想一想,结果会怎么样?这些受试者的将来会是怎么发展?
可能你会想,那些孩子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后的生活会更好。常识好像是这样的。
采访已经五十岁上下的被帮助者,2/3的被帮助者认为这个项目很有帮助,因为这个项目可以让他们“不再去街头厮混,从而远离麻烦”。
然而麦考德的研究却给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接受帮助的人更容易犯罪,更容易表现出酗酒或者严重精神病的迹象,死亡时更年轻,更容易患上与压力有关的疾病,更容易从事声望较低的工作,也更容易对他们的工作不满”。接受帮助的时间越长,破坏性越大。可以得出结论,“该项目完全是有害的,对高风险儿童和普通儿童都是如此”。
这一研究结果太不可思议,可以说令人震惊!
那些提供的“积极而贴心的帮助”,最后怎么成了毒药呢?怎么结果和原本的动机如此大相径庭呢?
研究者提出了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上述的帮助导致孩子们对外界产生不健康的依赖性,甚至出现了“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天生就需要帮助,而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放弃了个人的坚毅努力。
另外一种解释是,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在接受辅导的过程中,接受了帮助者的价值观和准则,而这些准则和价值观不适合他们的生活。这也导致了生活的背离。
03 什么样的帮助才是蜜糖呢?
这个研究案例说明了什么?“积极而贴心的帮助”有害吗?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困境是要视若无睹、冷漠无情,不提供帮助吗?
显然不是。
《跨越式成长》一书中还提到一个案例:14岁辍学进入职场的扎克,原本是一个问题学生,逃学、破坏、引诱女孩子鬼混等,就是一个小混蛋。然而他却在25岁时成为了一所大学某个学院的院长。短短十一年,他学习了音乐,自学了高中,读了纽约大学获得政治、哲学和经济学的综合学位,获得学校最高学术等级的奖励。他的成长中得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同样是帮助,一种帮助完全有害,一种帮助却助人改变命运。差别在什么地方?
最大的区别就是给予的帮助究竟是基于被帮助者自己内在强烈的需要还是帮助者认为他们需要?
这也正如心理咨询的一大原则:心理咨询只提供给“主动寻求帮助的人”,其目的在于“助人自助”。我们所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让被帮助者意识到他有动力、也可以有能力自我成就。
可是现实中,我们很多父母所做的,都恰恰相反。
也许我们会告诉孩子,你们要按照我们给你们规划、指引的道路走。因为我们是为了你们好,不走弯路;
或许我们会自以为是地去帮助孩子成功,把作业做得更好,把项目完成得更好,觉得这样他们更能表现好,更容易有自信心;
可能我们认为孩子敏感,抗压能力不太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所以我们要请老师对他们温柔点,要用积极正向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不能对他们提太高的要求,也不能对他们说很重的话;
孩子遇到困难了,同学关系遇到矛盾了,我们可能很积极地站出来,给他们意见建议,赶紧把他们从困难中拽出来,好让他们继续走在“正轨”上;
这些“积极而贴心地帮助”,对我们的孩子是蜜糖呢还是毒药呢?
这些帮助的背后,孩子求助了吗?我们是在展现我们的厉害,告诉孩子要按照我们的来,孩子不如我们,还是在让点燃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自己升起战胜困难的意志和行动呢?这些帮助,让孩子更加独立了还是更加依赖我们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