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对鲁迅的评价特别高,说现代白话小说在鲁迅手里开始,又在鲁迅手里成熟。鲁迅文学上的成就,跟鲁迅极具个性和艺术的语言有关。
他的杂文就更具有形象性,讽刺性和战斗性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驳论文中无不体现出这些特点。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地求神拜佛” 三个副词,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极具讽刺意味,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悲观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或形象生动,或尖锐犀利。文中的仿拟,让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作者仿照自信力,造出了他信力和自欺力,犀利地揭示出部分这些现象的本质。再看比喻和排比的组合运用,“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前面的举例用了一组排比,有力证明了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把这些人比喻成中国的脊梁。何谓脊梁?全身骨骼的主干,是支撑中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人才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些人才是中国的中坚力量,可见鲁迅先生对这类人的崇敬之情。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鲁迅一针见血义正言辞毋庸置疑地直指对方的谬论,如同匕首投枪一样掷向敌方,让敌方毫无还击之力。最后,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简短有力地作结,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