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帮助家长看清教育的实质,回归生命个体的教育和开发上,支持孩子成长。
两类家长。都出自爱,但效果截然相反。根本差异一个是懂孩子,生发孩子内在的力量。一个是忽视孩子的感受控制孩子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疏导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的热情。
1.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的感受怎样?
我想要还是他想要
分清责任界限
2.给孩子生机了吗?如何才能能够给到孩生机?
正向的肯定,支持,
帮助孩子消除自我攻击和自我怀疑
3.给孩子种子了吗?该种什么种子?
有心而不用力。
阅读英语。出国学习。讲名人的故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好习惯。
4.孩子有情绪吗?如何帮助孩子排解情绪?
与其关注孩子的行为,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会形成长久的细胞记忆,比如说抑郁啊或者身体的疾病啊,很多都是在长期压抑情绪所导致的。
有情绪的时候,人很难专注做事儿也无法专心学习。
小时候注意疏导孩子的情绪,多给孩子爱抚。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不去上学,让他放松,恢复。
在孩子青春期很孤独,没人懂,没人交流,他不愿意跟你交流,可以用间接的方法。约同学,家人之间沟通一些话题,养宠。
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接纳和允许孩子有情绪,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跟他对着干,接纳他的情绪,在情绪平复后再跟他交流,一定不要在有情绪的时候针尖对麦芒,试图压制。
重庆一个孩子跟妈妈吵着吵着从车上下来就跳了桥,这种其实就是家长处理不当,他也许在学校里面受了委屈,你要允许他把他自己的情绪表达出。
5.给孩子营造的适合学习的环境
支持接纳有爱理解和包容的环境。
有爱的家,有良好的夫妻关系,少唠叨少抱怨
放松的适宜学习的环境(有学习氛围,有专注做事的时间,轻松安静)
家长内心安定平和,心胸眼界和境界开阔
家长自律阳光敬业。
家长学习读书,不断成长。
结语: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关注要解决,更要反思自己,调整自己,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提高认知,增长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