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伍识
能饮一杯无?

能饮一杯无?

作者: 伍识 | 来源:发表于2020-12-06 21:57 被阅读0次

渭城朝雨,90后,葡萄酒学院学生。

01

从17年入学葡萄酒学院起,葡萄酒就开始融入我的血液。

我参加的第一场酒会,是18年的新年酒会。

那是我第一次做侍酒师,说白了,就是给其他同学倒酒,顺便介绍酒的相关信息。

酒的种类很多,葡萄酒为主,还有猕猴桃酒、樱桃酒、苹果酒甚至日本清酒,五花八门。

当侍酒师的好处就是所有酒款都可以先品尝一遍,体验先人一步的喜悦。

遗憾的是,无法在酒会上酣畅淋漓的豪饮,肆意放纵青春的激情。

酒会结束,我把我的舍友扛回宿舍楼。

走廊角落飘散出酒气和呕吐物混杂的味道。

宿舍其余五人全部不省人事,已经吐满了两个脸盆,没有全吐地上已是不易。

其他宿舍也有好多人喝得酩酊大醉,楼道里充斥着脚步声、笑骂声。

或许有人因青涩时光无疾而终的爱情痛心,有人因踏入成年而手足无措,有人因未来苦恼发愁,也有人可能只是想体验醉酒的感觉……青春本就是矫情造作,但又真实脆弱的。

不得不说,酒精对人的健康百害而无一利,但确实能让人短暂逃避现实。

人是需要安慰剂的,生活已经有太多苦闷和烦恼了,只要不因此沉沦,给紧绷的心弦偶尔放松下,也无可厚非。

02

对于葡萄酒初学者来说,如果把学习葡萄酒当作背政治考点,单纯记录各个产区的风格,给大脑灌输各类品种的特点,那么很难保持长久的热情。

葡萄酒的魅力,在于对未知的探索。

打开葡萄酒塞的那一刻,酒的好坏已经与他人无关,只取决于你是否喜欢。

有的人喜欢旧世界的典雅浪漫,有的人喜欢新世界的年轻奔放。

刚入门时,可能更喜欢喝甜白起泡酒,喝的多了,了解多了,慢慢地就喜欢上了一开始难以下咽的干红。

从德国的甜白到法国的干红,似乎对应着人成长的过程,从激情澎湃的少年走向成熟稳重的中年,直至老年。

放慢步调,回首这段人生旅途,在不同的阶段看不同的风景,人和事都在发生变化,品不同的酒,映照的是不同的心境。

03

人是很容易受其他人影响的。

分享对一款葡萄酒的评价和感受时,一个人回答后,之后对于这款酒的评价,很容易被第一印象固定,不自主地与前面回答的人相靠近。

在一次盲品酒会上,主办方要求品酒员猜测酿造品种。

盲品并不是指闭着眼喝酒,是指品酒前不告诉品酒人酒的相关信息,用深色的布把酒瓶包裹起来,只露出瓶口倒酒。

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这款酒带给我的感觉,口中充盈着浓郁的蓝莓,黑加仑香气,应该是干型酒(含糖量低于4g/L)。

但口感略甜,这是饱满的果香带来的错觉,丹宁收敛但不强劲,口中散发着淡淡桉树叶的香气。

结合颜色,我判断这款酒由梅洛葡萄酿造。

轮到每个人分享品酒词的环节,我之前所有的人都判断这款酒由赤霞珠酿造。

虽然品鉴葡萄酒需要不同的声音,但所有人的判断都出奇的一致,不由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我支支吾吾,也随声应和是赤霞珠。

公布答案,这是一款梅洛和赤霞珠的混酿,梅洛占70%,赤霞珠30%。

我感到懊悔,不是因为回答错误而遗憾,而是我失去了品酒师的自信,因自己害怕被别人打上特立独行的标签而自责。

在这之后,无论对错,我都会坚定我心中的第一答案,大胆地和别人分享我的所见所想。

04

转眼间来到毕业季,似乎所有人都忙碌起来,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

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在迷茫的青春中奋斗着。

虽然这个行业并不景气,中国的酒类饮品仍然是啤酒和白酒的天下。

也许有一天,我会告别葡萄酒行业,但我想,葡萄酒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结识了这个行业里许多可爱的从业者,他们赚着计算机等高薪行业的零头,在葡萄园中穿梭,在酒庄里奔波,在这个行业里继续摸爬滚打着。

在酿酒季节的深夜里,喝一杯红酒,苦尽甘来,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品酒的时候,不只是单纯地感受葡萄酒带来的色泽香气和口感,而是酒杯背后引申出的情谊和爱。

每当我举起酒杯,可以是独自享受静谧,亦或是和伙伴分享欢乐与喜悦。

喝酒,喝的是故事。

注: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今日小知识:

葡萄酒的香气可分为八大类,分别是花香,果香,动物气味(野肉),香料气味(厨房调味料),化学气味(硫味、醋味),烘烤气味(烟熏、烤面包),香脂气味(松油等),植物气味(生青味)。

通过香气,可以大体判定酿造的葡萄品种和酒的年份,是否在酿造过程中受到污染。

这是伍识的第 118 个故事

很高兴遇见你和你的故事

公众号“伍识”欢迎来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饮一杯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ya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