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市场的潜在规模就不赘述了,看了数份市场分析报告无疑都说明了这一点。从无数的文字、图表,表达的都是些宏观结论,鲜有微观想法值得深省的,基本上都是陈述性的事实。
基础表现:
- 老人很闲,大量的自由时间
- 老人关注健康养生保健
- 老人更依赖线下而非线上
看似很有道理,也没啥毛病,可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有什么价值呢?人们都说,老有所依。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曾经的社会中坚力量、家庭支柱已不再年轻,走近生命的最后旅程,忙碌的身影渐缓下来,儿女们为生存异挣扎着,有些老伴也相行渐远...我想,这些生活现象如是于此。
底层心理:
- 社会角色的转变
- 衰老死亡的恐惧
- 伦理道德的绑架
- 自以为是的信任
作为年轻人,面对曾经的社会中坚力量(如今的中老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且看产品前辈和先驱们的努力:
实际上,通过调研和走访我个人尝试总结一些。
基本观点:
- 中老年产品的商业化变现周期长(重投入,看长期)
- 中老年的实物消费高于虚拟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 老年人的消费是不成体系的,具有典型的随机性
- 专属老年人才能卖给老年人
- 照顾情感才能服务老年人
- 做好周围人让老年人更信任
- 基于线下做线上是老年人认知逻辑
那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吾以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向尝试。
产品策略:
1.构建以企业服务类(To B)业务为主导,通过和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结构合作的方式向终端用户渗透。
——举个举例:养老机构评级系统,面向B端,政府能力要求高,回报周期长,具有长期价值
2.构建以服务付费方为主导,通过有消费能力、敬老需求的年轻子女向目标用户渗透。
——举个举例:父母体检/保险,业务链较长,行业复杂度高
3.构建为中老年服务的全生态产业链,通过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服务直接面向中老年。
—举个举例:医养中心,重资产,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具有长期价值
4.构建基于底层需求的服务,通过即时网络服务向中老年提供心理咨情服务。
——举个举例:在线陪聊,轻投入,回报周期短,但有强政策风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中老年产品的温度,能够赢得老年用户及其背后家庭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那是一款中老年产品的基本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