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乐和拔苦

与乐和拔苦

作者: 肥潘的小窝 | 来源:发表于2021-12-16 19:22 被阅读0次

佛家禅语道:天下之心,以慈悲为怀。佛家对“慈悲”一词的解释如下: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摘录自广东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丁之境《教育的慈悲》一文

丁之境老师在《教育的慈悲》一文中提到,“做老师做得越久,面对学生我的心越柔软,我就越来越觉得教育还真的和佛家的一些学说有相通之处,比如教育者应有一颗佛心,应有一颗慈悲心。从某种程度上教育还真像佛的工作,是一份度人的工作。”做班主任的这几年来,虽说调皮的学生是当然遇到过的,但所幸大多本性确实不坏,每次被这些学生气得只想跺脚的时候,总是心中一股怒火想要立刻宣泄。当静下心来细想他们的问题,却发现这些调皮的学生,不听教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需要研究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亲情绪难以控制等等。每每想到此,我的心又开始柔软了。但当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繁琐的杂物,学生的重复犯错让我无法又开始柔软,周而复始。当学生毕业后,这些学生的影子还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也时而惶恐,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了什么.......

就像丁之境老师在文中提到,教育的过程是与乐和拔苦的过程。我追问自己:“我与学生‘与乐’了吗?我为学生‘拔苦’了吗?”有时候我不仅没有做到,似乎成为了“拔乐者”和“与苦者”的角色。

昨天上午与校长又开始聊到了班级的小曾。校长说十分佩服我们这些老师,如果是自己遇到小曾这样的同学早就放弃了。我知道校长是在谦虚也是在安慰我。说实话,做为一名老师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但是奈何时间就这么多,你对这位同学花的心思多了,势必对其他学生花的时间就会少,如何平衡好其中的关系,找到尽量公平的方法,这就需要提高教育的效率。教育的效率这并不是急功近利的说法,而是思索自己每天教育的内容,把一些教育写细节贯穿到一些碎片化的时间。乐享读书群上,有一个老师的方法值得借鉴,准备一些精美的小书签,把学生每日进步的闪光点写成了一段话悄悄送给他;管建刚老师也做得十分好,坚持每日固定表扬两位学生,包括发表扬信息给家长;李镇西老师十分重视与学生的单独谈话.......

教育就像一项马拉松式的长跑活动,一下子可能看不到终点在哪儿,但要知道自己的目标,目标而后分分解成小目标,保持耐力和衡心。耐力从何而来,只能不断思考学习,衡心从何而来,需要强健的体魄和开朗的心境才能添砖加瓦。

常怀慈悲之心吧,度人也是度己。

相关文章

  • 与乐和拔苦

    佛家禅语道:天下之心,以慈悲为怀。佛家对“慈悲”一词的解释如下: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

  • 那年我做了一回逃兵

    庄稼人苦,最苦当数拔麦子。眼下拔麦子的季节又到来了,每到这个时候,那年生产队里拔麦子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 出发

    人生就是这样 不断的出发,归来 喜乐和悲伤 伴随与生世 清晨,迎阳光前行 哪怕再苦再累

  • 救度众生,是弥陀的责任

    弥陀慈父,是救拔的力量 父亲,代表着一种力量,父亲是一座山,是家里顶梁柱,有承担的力量。弥陀慈父就有拔苦与乐、让我...

  • 常怀同理心

    佛家说:常怀慈悲舍喜之心。慈能与乐,是指要有心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让他人感到快乐。悲能拔苦,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

  • 不争

    “修行,修的是心,是慈悲” “师父,什么是慈悲” “与乐拔苦就是慈悲” “师父,我不懂…” “去红尘走走吧,走着走...

  • 乌夜啼【爬山】

    松花零落山空,草枯荣。 草籽飞飞飘过,没入林棚。 悲与喜,乐和苦,也从容。 望断天涯归路,亦将同。 20...

  • 20190415 速净业障、唯通一法,悲悯众生、是诸佛意

    悲,意为悯伤之意,即济拔无量众生苦之心。指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称悲无量心。据...

  • 愿以善眼望世界

    明理让我欣喜 调皮使我烦忧 一千多日子行走匆匆 我在教室、走廊和校门口 与年轻一起 品尝青春的甜与苦,乐和愁 没有...

  • 2019.3.9

    学习记录, 慈:与大众乐。悲:拔众生苦。 体会慈悲的感觉,你的能量会源源不断的。 慈——如何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建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乐和拔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yv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