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有一死。
这事儿是再明确不过的事实,然而却少有人真正思考这一事实的深意。作为外科医生的作者,用自己亲生经历的一个个故事,带我们进入这一系列“关键问题”的思考。面对先进医疗技术的极限,更好的选择的是什么?人如何在这种极限面前自处?对于绝症患者和临终老人,什么是最重要的?
当然书中的故事皆发生在美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书中的故事却也可作为前车之鉴。葛文德告诉我们,提前正视“死亡”,思考和回答一些必须而艰难的问题,并以此为据来权衡;几乎全部患者都获得了更加令其满意、且更有价值感的临终感受。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述了其父亲从出现不适到溘然离世的经历。
葛文德的父亲在确认肿瘤后,面临两位医生的选择。一位属于控制型的,他是针对该病例最富经验的医生,却不愿与倾听患者内心的声音。而另一位则属于解释型的,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资讯之外,更愿意倾听患者的需求与渴望,协助其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最终事实也证明了,确实这位医生确实帮助葛文德的父亲的做出了更有价值的选择。书中还提到了另外类型的医生——资讯型的,为患者提供种类繁多的选择,光是浏览一遍就让作者头晕目眩,遑论合理的选择。葛文德作为医生尚且如此,对于普通人,可谓是一场灾难。
面对死亡的问题,中国古语有云“未知生焉知死”,这也是大多数人一贯的态度。然而,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让每一个人几乎无法停下脚步来思考那些关键性的问题。本书主要讨论了死亡这一课题,然而还有太多问题被忽略了。比如,我们真正在乎的东西什么?我们能为这些东西做些什么?
葛文德告诉我们:正视比无视好,早正视比晚正视好。
网友评论